•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9 21:18:30 股吧网页版
“AII in AI”的风 吹到了大海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AII in AI”的风,渐渐吹向了大海。

  10月28日至30日,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简称“海博会”)在深圳举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发现,招商局、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海油、深圳港等一批涉海龙头企业均展出了AI应用的最新成果。

  无人驾驶集卡、无人叉车等无声穿梭于港口码头,实现作业流程优化,锻造更高效安全、韧性更强的现代航运枢纽;航运大模型“Shipping GPT”、渔业大模型“渔书”等重塑传统高强度、高风险行业的工作模式;“海葵一号”等深海“国之重器”更是在超强台风中验证了数智化转型效果,累计避免产量损失19.9万吨,减少停产损失超15亿元。

  政策面上,近期多地推进部署“AI+海洋”:浙江省印发《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海洋”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目标形成10个以上“人工智能+海洋”标志性应用场景;青岛市成立“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联盟”,华为等担任理事长单位;深圳亦发布一批“AI+海洋”行业应用场景,覆盖海洋执法、深海资源开发、港口航运、智能船舶、海洋生态预警、远洋渔业等细分领域。

  从海岸线到大洋深处,从海平面到海底油田,AI正加速“入海”。

  更“聪明”的港口

  深圳妈湾港区,无人驾驶集卡在码头作业区穿梭往返,自动完成输送任务;视线向东,盐田港区实现华南首个前装5G设备的远控轮胎吊常态化商用,效率较人工操作快20%。

  近年来,传统港口发展面临瓶颈,如成本持续上升、安全隐患难以根除、人力资源结构性短缺等。AI驱动的智慧化转型,成为破解上述难题的关键路径。

  今年7月,招商局集团在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中透露,将全面推进数智化转型,加速人工智能平台能力和场景应用建设,加强具身智能产业布局研究;作为深圳唯一以海洋产业为主业的市属国企,深圳港集团也提出打造“海洋硅谷”,由传统“港口建设运营商”向“海洋经济综合服务商”战略转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海博会发现,“创新”是港航龙头企业突出的一个鲜明要素。其中,第八次组团参加海博会的招商局集团,不仅携招商港口、中国南山集团、辽港集团、招商轮船、招商工业、长航集团等主要涉海企业亮相,还特设“涉海科创”板块。

  建成于1989年的妈湾港,如今已“焕新”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5G智慧港口,可实现全天候规模化自动驾驶车辆与有人驾驶车辆混行的水平运输解决方案;招商港口推出“招揆”大模型;招商轮船联合哈尔滨工程大学等研发推出“智能洗舱机器人”,可实现水下自主作业,无需中断船舶运营,效率较人工提升3倍以上、作业成本降低40%。

  深圳港集团也重点展出智慧港口业务。其中,计划于2026年启用的盐田港东作业区,占地120万平方米、泊位长度1470米,设计年吞吐量300万标箱,将引入AI技术,配备码头操作系统nGen,实现全自动设备远程控制、港区智能化数字管理;深汕小漠港探索“主机厂-港口”全链路无人驳运示范,将为全国滚装码头智能化提供创新经验。

  更重要的是,越来越“聪明”的港口背后,港航龙头的AI转型正带动形成一个大中小企业联动的“生态圈”。

  8月,深圳发布一批“AI+海洋”行业应用场景,其中就包括招商港口的智能堆场、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岸边水平运输视觉识别智能体群、集装箱残损、闸口服务智能化—单证识别、件杂货智能理货视觉识别等多项港口场景,期待与中小科技企业的技术对接。

  深圳港集团也动态建立、开放场景库。如联合前海粤十机器人开发的“冷库智能无人叉车”入选“2024年广东省应用场景机会清单”,通过优化叉车行驶路径与货物叉放精准度,减少冷库开门次数和时长,提升冷库货物管理水平。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我国已建成自动化集装箱和干散货码头49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基本掌握了自动化码头设计建造、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和运营管理全链条的关键技术,上海港、宁波舟山港、青岛港、深圳港等标杆案例持续涌现。

  算力“入海”

  当船舶出港,渐渐远离陆地,海上通信又是世界性难题,对渔业养殖、海上风电、海上运输、应急救援等都是一大制约。

  “海洋经济发展长期面临网络覆盖难、成本高、带宽窄等挑战。作为中央企业,联通希望在我们的禀赋基因优势上赋能产业发展。”广东联通政企BG高级副总裁、中国联通智慧海洋军团首席运营官郑海燕谈到。

  于三大运营商而言,AI是近两年的战略“重中之重”。2025年上半年业绩发布时,中国移动就表示“AI带来的直接收入达几十亿数量级”;中国电信确立“云改数转”向“云改数转智惠”升级,全面拥抱人工智能;中国联通也透露“上半年公司AI业务已经开始规模变现,成为新增长点”。

  而在“AI+海洋”方面,中国联通创新组建了“智慧海洋军团”。郑海燕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军团”模式打破传统部门壁垒,集中精兵强将、重点突破,可快速调用集团5G、云网、人工智能等能力,形成“一盘棋”的作战能力,还吸引了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内外部专家加入。

  如在海洋牧场领域,联通联合华南师范大学智慧渔业团队推出“渔书”智能体,通过精准环境监测、鱼类生长分析和智能装备作业,让养殖从“高风险、低效率”迈向“可预测、可控制”;在海上安全领域,“粤水安”平台构建了船舶类型、事件类型、人员装备等41种预警模型,在抗击超强台风“桦加沙”期间为阳江、珠海、茂名、江门、湛江等沿海地市提供了全天候、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中国移动则将AI应用于近海珍稀海洋动物保护。在福建厦门,其首创5G-A通感一体+海域AI的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实现了保护区电子围栏设置、航道监管、区域船舶速度感知、航迹预判和违规监控、自动预警等功能,有效保护了被称作“水上大熊猫”的中华白海豚。

  不难看出,海洋通信瓶颈正在被AI突破,传统渔业、海上安全、生态保护等领域皆有望迎来新的解法。

  “国之重器”挺入深蓝

  深海之上,我国首艘自主建设的深水油气加工厂“海洋石油119”、亚洲首艘圆筒型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巍然耸立,助力我国深海油气资源高效开发。

  今年海博会,中国海油也携三大“国之重器”亮相,等比例模型前始终人头涌动。

  据介绍,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流花油田群是我国勘探开发的第一个深水油田群,距离深圳东南240多公里,目前在产5个油田。

  “陆地上常见的电视塔架等都比较稳定,但海上不同,有洋流、有飓风,水深越深,海水压力越大。”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深水工程建设中心主任工程师、资深深水项目经理王火平说。而“海葵一号”总重近3.7万吨,高度接近30层楼,独特的圆筒型结构受风面大,且安装海域水深达324米,地质海况复杂,技术难度和作业风险极高。

  如此“庞然大物”如何扎根深海?王火平介绍道,“海葵一号”实现了海陆一体化智能中控系统等15项关键技术设备自主化应用,并采用全球首创的“双外输点+双艉拖”外输模式,攻克圆筒型FPSO无风向标效应、所在海域复杂内波流影响等行业难题。

  距离“海葵一号”仅短短2.5公里的“海基二号”导管架平台总高428米,其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16000个监测点的秒级数据回传,通过AI算法优化结构受力,大幅延长设施寿命。平台融合了智能技术,系统推进智能钻机、智能钻井、智能井控、智能井筒等“六智”举措,开发井整体提速160天,作业效率提升22%,增产原油19万吨。

  “海洋石油119”则集成了14个油气生产功能模块,拥有国内最复杂的海上油气处理工艺流程,相当于一座占地30万平方米的陆地油气处理厂。

  9月,超强台风“桦加沙”正面袭击流花油田,三大“国之重器”均经受住了超17级台风的考验。卓越的抗灾可靠性背后,是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融合形成的“台风无人生产模式”。

  数据显示,“海葵一号”“海洋石油119”应用台风模式14次,累计避免产量损失19.9万吨,减少停产损失超15亿元。

  中国海油方面表示,下一步,流花油田还将探索关键设备智能诊断、人工智能辅助、智能安全管理等数智化工具应用,力争在安全管理上实现远程实时应急视频指挥,在油田开发上实现海上钻井数据回传、生产运营期数据实时云采集等一系列新功能,助推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全链条智能化升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