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2025年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以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崔鹏程介绍,今年以来,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平稳,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劳动关系和工资收入分配工作扎实推进,人社便民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具体而言,在就业方面,前9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5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8%。9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在社会保障方面,截至9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74亿人、2.48亿人、3.04亿人。今年前9个月,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6.69万亿元,总支出6.04万亿元,9月底累计结余9.85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超过2.72万亿元,企业(职业)年金投资运营规模超过7.7万亿元。
此外,今年以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领取个人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具体操作办法,满足多样化需求。完成养老保险待遇调整,自7月1日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20元,13个省份进一步提高了本地基础养老金标准。强化社保基金监督管理,持续推进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打击社保领域中介机构欺诈骗保。
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组织开发完成的95个国家职业标准正式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对于这批国家职业标准,崔鹏程表示,其主要有满足新职业快速发展需求、满足重点领域急需人才培养需求、满足民生领域紧缺人才培养需求等三个特点。
据介绍,新职业发布后,相关行业供需两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加快新职业标准开发,这批国家职业标准中的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智能制造系统运维员等9个是近两年发布的新职业、新工种。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一些新兴领域的人才需求旺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加大了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职业标准开发力度。这批国家职业标准,有37个属于重点领域,包括了先进制造类19个、数字经济类6个、绿色经济类3个、交通运输与低空经济类9个。当前,养老护理、婴幼儿托育、家政服务、生活服务等民生领域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适应新需要、新期待,持续开发民生领域相关职业标准。这批国家职业标准,51个属于生活服务类,占53.7%。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明确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收官,精心谋划推动“十五五”时期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当前,重点做好以下各项工作:一是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出台针对性支持举措培育就业增长点,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深入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持续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全力确保就业局势稳定。二是持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有序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强化社保基金管理监督,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三是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加强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精心筹办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四是提升劳动关系治理水平,做好新就业形态人员、超龄劳动者权益保障,指导各地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加大欠薪整治力度,组织开展冬季治欠专项行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