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底,26家保险机构汇聚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6家境外机构设立了交易席位,覆盖英国、巴巴多斯、刚果(金)等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开通交易权限的机构达128家,其中境内机构94家、境外机构34家,覆盖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初步形成了再保险全产业链条。
10月28日,在“打造全球保险枢纽,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新进程”媒体调研会上,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在沪再保险运营中心负责人及多家主流媒体代表等出席会议,共同探讨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践探索。
会上,一位外资保险机构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采访时指出,再保险业务的非标准化特征,导致保险公司在分入、分出及结算环节面临诸多困难与障碍。得益于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的平台建设,公司在实践中已切实受益。
如何让再保险交易标准化
加快建设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是央地协作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打造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新窗口的重要举措。目前,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再保险市场体系已初步搭建,一个更加高效、标准、透明、规范的再保险交易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总经理助理常明介绍称,针对全球再保险市场缺乏公认数据标准,公司间再保险交易凭证、格式不一,以及手工操作易出错、账务清算成本高等普遍性难题,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定位行业基础设施和公共后台,服务再保险活动的公司间市场,目标是减少交易摩擦、提升信息透明度、提高结算效率,推动中国市场率先在全球实现数字化、标准化转型,整体降本增效和资信改善,更好实现制度型开放。
据悉,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基于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制定的《保险行业区块链应用规范再保险》行业标准,实现了公司间标准化合同、账单、赔付、清结算等凭证的在线生成和双签,解决了保险机构凭证样式不统一、业务系统间信息存储不一致、账单数据存在“尾差”等困扰,降低市场的清算与结算成本。
目前,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同意,登记交易中心制定并发布2批共8项业务规则,推进规制、管理、标准等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推出识别全球再保险交易主体的统一代码库,覆盖境内机构845家、境外机构2421家。中国太保、中国再保、人保财险、平安产险、中国人寿财险、太平再、汉诺威再、安盛环球再等29家中外资机构共同向行业发出倡议,使用登记交易中心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标准规范。
“之前没有运用平台系统之前,加班很难避免,但是现在加班应该是看不到的。” 上述保险机构人士表示,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效能,未来推动保单数据的进一步标准化,对行业的风险评价也会越来越准确。
持续提升再保人交易意愿
据悉,人保财险已将再保险分出、分入运营和交易全量集中到上海,同时已完成新型风险转移产品政策研究,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持续推动在上海发行国内首个巨灾债券,更好发掘境内资本市场潜力,进一步提升巨灾风险转移能力。人保财险再保险运营中心自2021年正式运营至2025年9月末,已与391家再保险机构和经纪人开展再保险交易,累计分出保费2629亿元。
人保财险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副总经理王剑在受访时表示,目前再保市场承保能力有效供给有限。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平台作为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应加大对平台的宣导和推广力度,促进提升境外交易对手对平台的熟悉了解,增强对平台数据安全性的信心,提高境外交易对手通过平台开展业务交易的意愿,以此进一步引导再保险资源要素聚集,深化再保险供给,更好提升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对全球保险市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太保产险以再保险为抓手,为前端赋能,积极尝试新建对特定业务的巨灾再保合约,扩展既有再保合约的保障范围,顺应新型产品的分保需求制定分保计划。截至2025年10月27日,太保产险在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登记的再保险分出保费352.49亿元,分入保费26.04亿元;交易的再保险分出保费28.50亿元,分入保费1.11亿元。
太保产险再保险部总经理王金宝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与传统场外交易比较,场内交易的交易对手更多是已经合作多年的、高度信赖的、资信优良的伙伴,双方沟通谈判效率高,交易对手优良的资信和偿付能力水平,使得其信用风险占用分出人资本相对低。同时,由于交易伙伴在场内交易中获得一定的奖补,在再保对价上也相应存在一定的让利空间,对降低分出人成本和双方达成一致,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9月,登记交易中心交易保费45.11亿元;登记分出业务保费965.39亿元,分入业务保费112.7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登记交易中心交易数据透明、真实的优势获得央行认可,对于通过登记交易中心、使用自由贸易账户完成的再保险交易,“来源可溯、流向可控”,给予再保险跨境资金收支便利,进一步提高境内主体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力。目前正在研究推动跨境再保险分入业务收入境外投资便利政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