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在第三届未来农业产业发展大会暨合成生物赋能农业科技论坛上,深圳中农秸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秸美”)与多家政府、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产业迈向新高度,这不仅标志着中农秸美正式从“0-1”迈向了“1-N”的规模化复制新阶段,也为我国农业废弃物处理和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签约仪式现场,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河南省夏邑县人民政府分别与中农秸美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双方将在政策支持、产业规划、示范项目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区域样板,推动当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加拿大莫里森集团、安徽中创蓝图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华磊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蓬勃实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也与中农秸美签署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企业间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开拓等环节开展全方位合作,加速中农秸美技术的产业化落地与市场推广。
据悉,中农秸美凭借其自主研发的“创新高活性酶解聚秸秆木质纤维素三组分分离”技术,可将9种主要农作物和植物的秸秆100%转化为生物基纤维和可溶性黄腐酸等高价值产品。该技术与传统化学法相比,能耗降低70%、水耗减少80%,真正实现零废弃、低耗能、高值化利用,已在行业内获得广泛关注与认可。
中农秸美联合创始人、总经理、首席科学家臧立华表示:“此次与政府、企业的合作,是对中农秸美技术和商业模式的高度认可。我们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加快技术创新与产业布局,助力合作伙伴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赢,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系列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是中农秸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公司从技术研发阶段迈向规模化复制与产业推广的新阶段。未来,中农秸美计划在全国布局多个秸秆资源化利用项目,构建“就近收储-酶解加工-下游转化”的产业化闭环,进一步推动秸秆资源化产业的市场化、规模化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谯仕彦表示,整个科技和产业的发展可能受两大技术的驱动,人工智能和合成生物,这也是全世界的战略竞争高地。
天津科技大学校长路福平指出,中农秸美已利用该技术体系,以9种农作物和秸秆为原料成功生产出纸浆模塑等环保材料,标志着该项创新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展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业内专家认为,中农秸美与多方的合作,将有效整合政府、企业、科研等各方资源,形成强大的产业发展合力,有望破解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农业废弃物处理的难题,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产业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