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品牌彩虹星球的“真假有机”案迎来终审判决。
近日,彩虹星球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虹星球)诉知名打假人王海名誉侵权案落下帷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10月中下旬,彩虹星球收到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判决结果为“维持一审原判”。
根据一审判决,王海应删除其在微博、抖音等账户中发布的侵害彩虹星球名誉的全部图文、视频,并在上述账户中连续三日作出赔礼道歉,而彩虹星球则要删除《股权质疑》和《灰产打假》视频。
终审判决中,法院驳回了彩虹星球提出的提高赔偿金额等上诉请求,但对于彩虹星球而言,法院对“名誉侵权”的认定是其核心诉求之一。为此,10月28日晚间,彩虹星球召开了一场名为“依旧彩虹”的发布会。

彩虹星球举行的发布会现场,每经记者吴泽鹏摄
10月29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彩虹星球创始人王来库坦言,近三年的舆论风波使公司业务几乎停滞,团队人数锐减,企业在两年多的维权中经历了很多“至暗时刻”。他同时表示,终审判决不仅还了公司清白,也让团队终于可以把精力回归到“企业该做的事情”——继续扎根有机农业,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可信赖的产品。
重建消费者信任成为公司当务之急
围绕彩虹星球,争议较大的一大关键词是“假有机”。终审判决书明确指出,经全国多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立案后调查,“均未认定彩虹星球销售的有机产品为‘假有机’,王海并无确凿证据证明彩虹星球销售的有机产品为假有机……王海的行为构成对彩虹星球的名誉侵权”。
尽管法院判决为彩虹星球洗刷了“假有机”污名,但重建消费者信任仍是当务之急。王来库在采访中透露,风波期间公司销售额一度下滑逾90%,部分忠实客户虽未离开,但中间客群大量流失。
“其实我们的客户中,小部分是特别认可我们的,这部分不会被影响。还有一部分是偶尔买的。但相当大一部分的中间群体,他们属于摇摆客户,这部分的影响是很大的。”王来库表示。
面对这一局面,王来库介绍,为恢复市场信心,彩虹星球将加强透明化品控,通过直播溯源、开放基地监控、教消费者送检等方式强化信任。与此同时,还计划成立有机农业技术服务公司,联合专家为合作农场提供技术支援,推动标准化与成本优化。此外,公司将调整产品结构,逐步降低部分蔬菜价格,扩大有机食材的可及性。
除加强基地管控与供应链整合外,彩虹星球正探索AI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预计未来将推出与大健康相关的AI产品。王来库介绍,彩虹星球此前曾有三轮融资,未来则持审慎态度:“我们希望先把业务做实。”
“职业打假”监管边界引关注
实际上,王海并非公司遭遇过的唯一“打假人”。王来库在发布会上也透露,“铁头”等网络博主曾对彩虹星球发起“打假”,持续发酵后带来了更大范围的影响。
近年来对于“职业打假人”的规范问题持续引发社会热议,相关政策也在不断完善。案件审理期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不得利用投诉举报牟取不正当利益”。王来库认为,这是对职业打假乱象的重要规制,也将为合法合规经营的企业创造更公平的环境。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记者也查询到,2023年12月中旬,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行政处罚决定,对2023年4月以来部分消费者投诉彩虹星球的事项进行说明。根据公告,2023年以来,彩虹星球在销售过程中存在产品信息宣传不准确、产品检测宣传易误导消费者、宣传数据缺少权威测算来源或权威证明材料、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作片面的宣传、展示信息与在售产品实际情况不一致的问题。
对此,王来库也坦承,企业在2023年因宣传表述问题被西安市市场监管部门处罚47万元,现已全面整改,但“宣传瑕疵不等于产品造假”。或许受该事件影响,在发布会上,王来库多次纠正合作伙伴或团队成员发言中的个别说辞,并解释称“严谨点,避免宣传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