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9 23:58:40 股吧网页版
佛山向绿向新:一场能源革命引爆的千亿产业机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在佛山顺德乐从钢铁世界,一片看似普通的厂房屋顶,正悄然发生着一场能源革命。整齐排列的光伏板汲取着阳光,为这座国内规模最大的钢铁贸易市场输送着清洁电力。这不仅是“一地二用”的空间智慧,更是佛山新兴产业如何从零到一、从一到多的微观缩影。

  过去几年来,佛山新兴产业逐步从“零星分布”走向“集群化”,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这一转变的背后,靠的是聚焦特定技术或应用场景实现突破,快速形成高能级的“极点”,进而引发链式反应,最终构筑起富有生命力的产业生态。

  新型电力系统装备产业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佛山瞄准固态储能、构网型变流器等前沿领域,推动技术突破与场景应用深度融合,今年以来先后引进新型电力系统装备产业项目34个,签约投资总额230.21亿元,朝着2027年建成千亿产业集群的目标稳步迈进。

  佛山新型电力系统装备产业为何能够快速发展崛起?原因在于,佛山雄厚的传统产业基础为新兴产业提供了土壤与养分,而巨大的本地能源消费市场则创造了宝贵的应用场景和规模化空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中提出三个“加快”: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十五五”规划建议更是将绿色发展置于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位置。

  “十五五”时期,中国将进入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碳中和的起步期,绿色转型任务更加紧迫。而佛山无疑是提前找准了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新路径:从氢能产业的早期播种,到新型储能的快速跟进,再到新型电力系统装备的整体布局,佛山不仅增加了产业的“含绿量”,也为同类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传统土壤里长出“新物种”

  不久前,2025中国氢能产业大会的新品发布环节,广东清能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推出额定功率达240千瓦的VL Ⅳ-240燃料电池系统,额定点效率突破49%,适配49吨氢能重卡,有望让氢能重卡的运营经济性迈上一个新台阶。

  这一技术突破是布局新兴产业思路的缩影。佛山将雄厚的传统产业基础与巨大的本地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为新兴技术的萌芽与生长提供精准的切入点与坚实的支撑。

  佛山作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在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和金属材料加工等领域积累的供应链、技术和产业工人,为新兴产业提供了高起点的平台。这种技术同源、能力共享的优势,使得企业向新型电力系统装备、储能等领域的转型更为顺畅。

  与此同时,面对市场竞争和环保压力,佛山传统产业自身也涌现出强烈的绿色化、智能化转型需求。这种内生的变革动力,直接推动传统企业主动向新赛道延伸。比如川崎公司从传统汽车内外饰件、注塑加工领域转向高精度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赛道,正在建设顺德首个集汽车后视镜、线束、车灯、内外饰件、充电口总成件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市。

  在市场侧,作为全社会用电量超过850亿千瓦时的制造业大市,佛山庞大的工业生产体系为新能源技术提供了海量的测试和应用场景。随着能源成本波动和环保要求提升,采用新能源技术对许多企业而言,已从锦上添花的“可选项”变为关乎竞争力的“必选项”。无论是厂房屋顶的光伏建设,还是工业园区的能源管理,都存在广阔的空间。

  基于这两大驱动力的交汇,佛山得以进行精准卡位,选择在“固态储能”“构网型变流器”等与自身产业升级需求和本地市场高度契合的领域集中发力。

  这种选定“极点”的逻辑,在佛山氢能产业的发展上得到了早期体现。其起点可追溯至2009年广顺集团在丹灶镇开始研发燃料电池零部件。在刚起步的时候,佛山选择把技术突破集中在燃料电池和制氢领域。通过大力引进和培育,佛山在燃料电池电堆、系统、膜电极、催化剂等关键环节均取得了显著进展。

  广东盛氢制氢设备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冯勇曾如此评价,“佛山是国内氢能产业先行地,相关配套公司集聚,产业链齐备。”

  这颗种子,最终生长为今日覆盖制氢、储运、膜电极到整车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是佛山基于产业基因与市场需求选定“极点”的成果。

  政策、资本、场景催熟“新机会”

  选定具有潜力的产业“极点”后,如何将其成功引爆,考验的是系统性的资源配置与模式创新能力。佛山通过政策引导、金融支持和场景开放的多维协同,构建了一套高效的培育体系,推动产业能量快速聚合与释放。

  在战略层面,佛山政府扮演了引导者和培育者的角色。从早期的氢能规划到近年的储能布局,通过《培育发展“2+2+4”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方向,并实施“一群一策”解决“工业不成片”的布局难题。

  在具体政策上,专项基金、贴息贷款缓解了资金压力;对中试、首台套的补贴分担了创新风险。今年构建的总规模1200亿元的“佛山新动能产业基金体系”,更为机器人、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注入了强劲的金融活水。这套组合拳成效显著,推动了季华实验室的高分辨率喷墨打印设备、仙湖实验室的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等一批创新成果走向产业化。2024年,全市先进制造业投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8%、16.2%。

  除了资金与政策,佛山更深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物理空间和能被市场“验证”的机会。为此,佛山构建出一套从概念验证、中试孵化到场景开放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目前,全市已建成14家概念验证中心、71家中试平台,覆盖高端装备、新能源与新材料等关键领域,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搭建起关键桥梁。在物理空间上,佛北战新产业园作为战略载体,横跨两区九镇,拥有超万亩产业空间。2024年,各级财政向园区投入专项债等资金68.86亿元,全力完善基础设施,为项目集聚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佛山主动开放本地庞大的应用场景,让真实市场成为检验技术的最佳“试金石”。今年7月,全国首座融合光伏发电、3000 Nm³/h绿电制氢、加氢、加油、储能充电六大功能的“光电氢油”综合能源母站在佛山南海丹灶正式落地;上千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穿行于城市道路,背后是36座加氢站的有力支撑。

  2024年至2025年3月底,佛山累计新增分布式光伏并网项目近8000个,新增并网容量超180万千瓦。其中,顺德区完成装机量超50万千瓦,在全省25个试点区域中位居第一。这些丰富的场景,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了宝贵的“首台套”应用机会,显著加速了技术迭代与市场认可。

  在这一过程中,龙头项目和重大设施的示范效应同样关键。

  位于佛山狮山镇的宝塘电网侧独立电池储能站,是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的储能电站。自2024年投运以来,这个相当于5.5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超级充电宝”已累计调节电量超6亿千瓦时,有效验证了大规模储能在实际电网中的价值。这类项目不仅本身具有调节功能,更是一个强大信号,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关注与集聚。

  广东合广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王宇菲回忆:“佛山产业链上下游设备制造能力成熟,尤其在上游环节优势明显。我们看重的,不仅是技术前景,更是佛山推动零碳园区改造和绿色能源使用的巨大市场。”通过政策、资本、场景的三重催化,佛山对新兴产业的战略规划图正一步步转化为产业实景。

  从“一条链”长成“一张网”

  当产业“极点”在政策、资本与场景的多重催化下成功引爆,其能量便开始向外辐射,形成由点及面的扩散效应。在佛山,看到的不仅是单个产业的成长,更是一个产业之间相互激发、协同发展的网络。

  这种裂变首先源于产业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比如,新能源(如光伏、氢能)的快速发展,自然催生了对新型储能技术的需求;而新能源与储能的大规模应用,又共同要求传统电力系统进行智能化、柔性化升级,从而为新型电力系统装备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这些产业并非孤立发展,而是形成了一条紧密衔接、相互驱动的价值链。

  企业层面的集聚与合作,进一步放大了这种链式反应,特别是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产生的强大磁力。今年10月23日,佛山与东方电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渝丰科技华南生产基地同步落户。至此,佛山已在短期内与国内三大电气龙头(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尔滨电气)全部建立合作关系。这种密集的“央地合作”不仅带来了龙头项目,更快速吸引了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形成了“龙头带配套、配套促集群”的良性循环。

  当产业要素的密度达到一定水平,便不再仅仅是线性链条的延伸,而是演进为一个充满活力的“雨林式”生态。在这里,不同产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合作与创新,能够自我强化并持续演化。“一汽-大众”等传统整车制造龙头长期深耕所打下的完整供应链和人才基础,让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项目得以迅速引进和培育,实现了产业的加速跃迁。

  特别是产业与能源之间也发生了深度融合。从过去“产业消耗能源”的单向模式,佛山已经形成“产业与能源协同共生”的新模式。一方面,光伏、储能、氢能等产业为传统制造业提供了清洁、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传统制造业凭借其技术积累和生产能力,积极切入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成为新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

  例如,氢能不仅是清洁燃料,也可作为长时储能的介质,与电化学储能形成互补,同时催生了对电解槽等高端装备的需求。宝塘储能站每年可消纳数亿度清洁电能,有效支撑了光伏发电的消纳,这便是协同效应的具体体现。

  这套从“精准选点”到“极点引爆”再到“生态共生”的佛山打法,展示了一条从政府引导到市场主导的产业培育路径。一座制造业根基深厚的城市,完全可以通过系统性的战略布局和生态培育,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成功地开辟出崭新的增长赛道,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的绿色动能。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