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从优化准入管理、便利投资运作、扩大投资范围、明确政策预期、丰富服务支持等多个关键维度,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
作为资本市场最早施行的开放制度之一,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自2002年实施以来,历经二十余年迭代完善。如今,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已成为A股市场重要的参与主体以及稳定的增量资金来源,更是连接中国与全球资本市场的关键纽带与桥梁。此次制度的深度优化,不仅是对既有成果的巩固,更是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以及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深层赋能。笔者认为,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第一,拓宽长期资金通道,增强市场韧性与活力。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的核心价值之一,是通过引入主权基金、保险资金、养老金等中长期机构投资者,为A股市场注入稳定的增量资金。这些资金具有投资周期长、风险偏好稳健的特征,能够在市场波动时发挥“稳定器”作用,平抑市场短期非理性波动,同时改善投资者结构,提升市场的整体稳定性与抗风险能力。
《工作方案》的一个重要突破是明确提出,“对主权基金、国际组织、养老金慈善基金等配置型外资准入实行绿色通道和简易流程”。这将有效缩短外资资格申请办理时限与入市流程,吸引各类境外专业机构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力度,进一步增强市场韧性与活力。
第二,优化制度供给,以开放促改革。《工作方案》的核心亮点之一是制度层面的系统性优化:一方面,提升投资便利性。通过优化交易结算流程,提升投资运作的便利性,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加高效、顺畅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扩大投资范围。持续、滚动放开更多商品期货期权品种,满足外资多资产策略下大类资产配置需求。这种制度型开放不仅为更多境外投资者来华投资提供便利条件,更通过“以开放促改革”的方式,倒逼境内专业持牌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和专业水平,实现“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
第三,激活资源配置效率,助力经济转型。合格境外投资者带来的不仅是资金,还有更加成熟的投资理念和定价逻辑。近年来,外资对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的青睐,显著推动了相关板块的价值重估,为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此次制度优化后,境外投资者参与深度将进一步提升,有望通过更高效的价格发现机制,促进资本流向创新驱动型产业,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一系列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政策举措落地落实,将有更多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RQFII等渠道增持中国资产,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持续注入新的活力。这不仅能提升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更将通过资本的“双向流动”,实现中国与全球市场的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