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张雪)记者10月29日从北京股权交易中心(下称“北股交”)获悉,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近日公示的北京市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2025年专精特新“小巨人”复核通过企业名单中,有41家北京“专精特新”专板(下称“专板”)企业首次通过认定(占比16.4%,第七批新增250家),另有30家企业通过复核(占比11.45%,第四批复核共262家)。
截至10月27日,专板汇聚企业数量已达971家。其中,孵化层261家,规范层541家,培育层169家,涵盖创新型中小企业21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2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5家(占比19.05%)。专板企业累计融资超400亿元,专板已成功培育8家企业完成新三板挂牌。
从行业分布来看,新增公示的4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专板企业紧扣北京高精尖产业布局,呈现出“聚焦硬核科技、贴合产业需求”的鲜明特征。
制造业领域企业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精密零部件等关键赛道,凭借核心材料自主研发、精密制造工艺突破等优势,填补细分领域技术空白,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提供重要支撑。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则深耕数字技术创新,在人工智能、工业软件、开源技术、视觉智算、大数据服务等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通过自主研发的算法、芯片、平台级产品,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助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此外,企业还广泛覆盖医疗健康、商业航天、安防应急、轨道交通、新能源等多个战略新兴领域,集中展现了“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的发展特质。企业普遍深耕细分市场,在核心技术上具备自主知识产权,部分产品实现进口替代,既贴合国家战略需求,又契合市场升级方向。
北股交有关负责人介绍,北股交近年来通过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专业的辅导服务以及丰富的资源对接平台,助力专板企业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众多专板企业快速成长,逐步迈向“小巨人”行列。未来,北股交将继续加大对专板企业的培育力度,持续优化梯度培育服务体系,为北京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培育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