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记者从私募排排网获悉,截至今年10月28日,百亿私募数量突破至108家。与2025年9月底的96家相比,数量增加了12家;与2024年底的91家相比,数量增加17家。
量化私募成为新晋主力。数据显示,与2025年9月相比,当前百亿私募数量有所变化,13家私募新晋百亿私募,1家私募退出百亿阵营。在新晋的13家百亿私募中,量化私募有8家,主观私募有4家,主观与量化混合私募有1家。具体来看,喜岳投资、平方和投资、上海孝庸私募、大道投资、超量子基金、诚旸投资等6家为首次新晋的百亿私募,上海新方程私募、望正资产、宽投资产、远信投资、赫富投资、旌安投资和磐松资产等7家则是再次回归百亿阵营的熟面孔。
与2024年底相比,31家私募新晋百亿私募,14家私募退出百亿阵营。其中新晋的31家百亿私募中,量化私募有18家,主观私募有9家,主观与量化混合私募有3家,另外有1家暂未披露投资模式。具体来看,喜岳投资、平方和投资、上海孝庸私募、大道投资、超量子基金、诚旸投资和太保致远(上海)私募等7家为首次新晋的百亿私募。此外,泓湖私募、上海新方程私募、上海大朴资产、红筹投资、久期投资、望正资产、千衍私募、宽投资产、锐天投资、复胜资产、君之健投资、微观博易等24家是再次回归百亿阵营的熟面孔。

从收益来看,百亿私募整体表现抢眼。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24日,有业绩展示的70家百亿私募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30.49%,其中69家百亿私募实现正收益,占比达98.57%。实现正收益的百亿私募中,8家今年以来收益在10%以内,22家收益在10%至29.99%,35家收益在30%至49.99%,另外有4家收益超60%。
“2025年新晋百亿私募中以量化私募为主,这背后存在多方面推动因素。”排排网集团旗下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分析称,一方面,业绩表现突出。百亿级私募整体业绩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多数量化私募实现显著正收益,出色的业绩表现直接带动资金涌入。另一方面,风险收益特征受青睐。量化策略产品通常具备收益稳定性高、回撤控制力较强的优势,尤其在市场波动加剧阶段,投资者倾向于将其作为重要配置方向,以平滑组合波动。
李春瑜进一步指出,量化私募的渠道合作意愿强。量化策略高频交易特征能为券商带来可观的佣金及流动性贡献,双方合作黏性强。同时,券商在代销资源上也更倾向于推动量化产品,形成规模增长的正向循环。此外,随着资产配置理念深化,投资者对指数增强类产品认可度不断提高。量化私募能够通过模型在跟踪指数基础上持续获取超额收益,契合市场对“贝塔+阿尔法”的双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