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30 03:36:01 股吧网页版
诱导老年人网购是消费还是陷阱?专家呼吁法律明确定义
来源:南方都市报

  10月28日,重阳节前一天,南都银发经济工作室举办“银发族变‘待割韭菜’?聚焦老年消费权益保护”第三期沙龙活动。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产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莉莉谈到,老年人消费呈现几个新趋势,也因此面临新的权益保障难题。

图片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产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莉莉。

  王莉莉谈到,中国老年人消费支出目前主要是生活保障型支出。根据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食品烟酒、医疗保健、家庭转移、交通通信占老年人整体消费支出的九成左右。

  近几年来,老年人消费还有新特点。王莉莉介绍,之前到电商平台调研发现,45岁以上人群用于保健和抗衰老的消费增速非常快。其次,生存型消费逐渐向发展型消费转变,老年人教育、文化、娱乐消费的支出占比增加。第三个特点是由线下消费逐渐向线上消费延伸拓展。“与此同时带来引申的问题,就是这部分线上消费的老年人,消费权益怎么保障,相关部门也都非常关注这部分情况。”她说,“在许多基层社区,针对老年人的反诈宣传是一项重要工作,但范围有限,仍有部分老年人遭受财产损失。”

  王莉莉介绍,目前针对老年人的诈骗主要有几种模式。其一是养生保健类,比如夸大宣传相关产品的营养价值,以高于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进行销售,一些产品的疗程价格动辄几千元,且在监管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其二是低价旅游。以较低的价格组织老年人出游,实际上是在旅游过程中诱导老年人购买保健养生产品。其三是冒充客服等给老年人打电话来套取信息和钱财,一旦资金转出很难收回。其四是投资理财。宣传理财产品,鼓励老人投资。不断积累信任以套取大额资金。其五是情感诈骗。通过长期网络聊天为老人提供慰藉,再择机骗取钱财。其六是针对高收入城市老年人的定点诈骗等。

  同时,王莉莉介绍,通过与相关部门和老年人的座谈发现,老年人可能意识不到受骗,特别是在养生保健或情感类诈骗中,老人会认为自己在为健康或情感买单,也给老年人的权益保障带来了一些难度。还有一些老年人会在直播间或相关平台购买大量低价产品,花费大量金钱。这是不是一种健康的行为,也是目前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她说,保护老年消费者应该立法先行,明确各个主体的法律责任,为执法部门和权益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