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已正式发布《上海市税务局税收事先裁定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这是上海税务部门自2023年出台税收事先裁定管理试行办法后,结合纳税人和缴费人实际需求,对试行办法进行的全面修订。
税收事先裁定是指基于税企互信原则,企业对预期未来发生的特定复杂涉税事项,如何适用税收法律法规提出申请,税务部门基于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等,书面告知政策适用意见的服务行为。
换句话说,就是企业在进行重大经营决策或复杂交易之前,可以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税务机关会根据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对企业涉税事项进行预先裁定,告知企业应纳税额、适用税率、税收优惠政策等关键信息。这就好比在税务迷宫中,让企业获得一个精准的“导航仪”,能更清晰地看到面前的道路,从而规避税务风险。
2023年底,上海发布了《上海市税务局税收事先裁定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并且陆续公布了多个事先裁定案例,供社会和企业参考。
据上海税务部门介绍,在过去两年实践基础上,此次《管理办法》对税收事先裁定的概念定义、适用对象、接收和受理部门、裁定约束力、裁定文书等内容都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扩大上海税收事先裁定的惠及面和获得感。
例如,在适用对象上,《管理办法》将适用对象扩展至“纳税地点在本市范围的涉税事项”,推动事先裁定政策惠及“纳税地点在沪的非居民企业”等更多经营主体。
同时,《管理办法》引入约束力条款,新增“申请人已依照裁定意见进行税务处理,后续因其他原因税务机关予以调整该税务处理的,对申请人不予行政处罚”等内容,进一步提升企业投资信心和安全感。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教授王桦宇表示,上海税务部门推出税收事先裁定工作管理办法,为企业降低合规风险与交易成本提供了可靠路径,体现了税收治理由“事后监管”到“事前引导”的转变升级,这也是上海迈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的一个标志性举措,具有重要的先行先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