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30 04:30:30 股吧网页版
【环球财经】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经济数据缺失可能构成12月暂停利率调整的理由
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10月30日电(郭洲洋)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后,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当前美国经济状况、货币政策调整及未来展望进行了详细阐述。

  鲍威尔指出,现有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前景未有太大变化,正在温和扩张。停摆前的数据显示,经济可能正朝着更稳固的轨道发展;政府停摆将暂时拖累经济活动。劳动力市场似乎正在逐步降温,就业面临的下行风险似乎有所上升。但失业救济金申请人数较低,表明劳动力市场仅呈逐步降温态势,并未明显快速下滑;如果数据显示就业市场好转,将会影响决策。

  关于通胀,鲍威尔表示,通胀水平仍略显偏高,近期通胀预期已有所上升;需要管控通胀持续更久的风险。而在合理的基准情形下,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将是短暂的。货币政策仍然适度具有限制性,剔除关税后的通胀率距离2%的目标并不遥远,可能只高出0.5%到0.6%;剔除关税后的核心个人消费支出可能为2.3%或2.4%。鲍威尔强调,美联储坚决致力于将通胀率恢复至2%。

  在货币政策方面,鲍威尔表示,不存在零风险的政策路径,风险平衡已发生转变;美联储降息是“迈向更中性政策立场的又一步”;风险管理逻辑同样适用于此次降息,10月降息与9月降息具有相同的风险管理逻辑。美联储无法仅靠一个工具同时应对就业和通胀风险。

  对于当前的经济环境,鲍威尔认为,经济各领域均未出现明显恶化,美联储今年迄今已采取了正确行动。预计今年经济增长率将在1.6%左右,低于去年水平。

  而展望12月会议,鲍威尔指出,需要考虑12月利率行动的不确定性,12月的利率下调“远非”已成定局。“私营部门数据不能取代政府统计数据,在政府停摆期间,美联储不太可能对经济有非常细致的了解。”鲍威尔表示,可以想象,政府停摆可能会影响12月的会议,在缺乏数据的情况下,可能有必要更加谨慎,经济数据缺失可能构成暂停利率调整的理由。

  美联储FOMC声明宣布将于12月1日结束资产负债表缩减。鲍威尔表示,货币市场压力要求立即调整资产负债表操作;12月将进入资产负债表的下个阶段,短期内将保持稳定;已“明显出现迹象”,表明是时候停止量化紧缩了。过去三周货币市场流动性趋紧,继续缩表益处不大;银行储备仅略高于充足水平。今天没有就资产负债表构成做出决定,投资组合再平衡需要很长时间,要循序渐进;准备金将减少,但不会持续太久,美联储将在某个时点再次增加储备。

  此外,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已经累计降息150个基点,利率现已处于许多中性利率估计的范围内;利率尚未处于宽松区间,但确实比以前宽松得多。委员会中一些人认为现在是时候退一步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美联储或许应该等一个周期再行动。

  被问及股市估值时,鲍威尔表示关注任何单一资产并非美联储的职责。除非股市大幅下跌,否则支出不会大幅下降;股市目前是支撑支出的一个因素。而如今的人工智能巨头拥有与互联网明星企业截然不同的收入、商业模式和利润,人工智能投资显然是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

  美联储声明发布后,主要资产短线波动不大,但由于鲍威尔对12月降息不确定的表述,美元指数日内上涨0.60%;贵金属短线回落,现货黄金日内转跌;两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至3.59%;美国股市转跌。交易员下调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押注,目前预计降息概率为65%,低于会议前的90%。

  Annex Wealth Management首席经济学家布莱恩·雅各布森表示,“为了承认数据缺失的现实,美联储不得不在整个声明中使用‘可用指标’这一措辞,因为政府停摆导致可用指标数量不多。内部异议并不令人意外,所以这是一份没有意外的声明。此外,量化紧缩的终点临近了。与其冒着短期债务市场崩溃的风险,停止QT是唯一合理的选择。市场已经出现了一些压力迹象,所以继续推进QT几乎没有什么好处。”

  分析师Child-Freeman表示,“市场在今天的美联储利率决议前普遍认为10月和12月的降息已成定局,因此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关于12月会议的表态带来了鹰派信号,可能推动美元走强。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排除12月的政策行动,但这将取决于数据,而目前数据一直短缺。这也使得欧元兑美元回落至1.16以下,而这一价格走势很好地概括了美元空头在展望2026年时所面临的风险:预期中的‘美元走弱、收益率下降’的叙事必须得到经济数据的验证。”

  Angeles Investments首席投资官迈克尔·罗森表示,这次降息在市场预期之中,但鲍威尔的言论削弱了市场对12月再次降息的乐观情绪。鲍威尔的表态反映出美联储内部在是否进一步降息问题上的紧张局势,尤其是在通胀依然高企并超过美联储自身目标的情况下。投资者应预期通胀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位,这将限制进一步货币宽松的幅度。受此言论影响,股市出现回落,因为投资者原本预期更多的降息会带来提振。但这只是暂时反应。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