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不失时机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提升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才能更好地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赢得主动、赢得未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
提升资本市场吸引力与竞争力,既是回应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在全球经济金融格局深刻演变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向外看,世界形势变乱交织,国际经贸秩序重构,全球资本如同候鸟,不断寻找最安全、回报最丰厚的栖息地。能否建设一个透明度更高、流动性更好、获得感更强和具有强磁力的资本市场,以吸引全球顶尖企业来上市、汇聚全球长期资本来投资,关系着能否在国际金融资源重新配置中脱颖而出,是抢占全球金融领域话语权的关键一招。
向内看,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对资本市场凝心聚气、活血化瘀提出更高要求和期望。能否增强资本市场硬实力,孕育出一批高质量的上市公司群体、丰富居民财产性收入,关系到能否成功破解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是助力“十五五”时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重要一环。
提升资本市场吸引力,就是要引源头活水,让全球资金愿意来、有所获。作为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引源头活水、聚发展活力,是资本市场安身立命之本。倘若资金不敢投、留不住,企业不看好、不愿来,资本市场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功能发挥就无从谈起,长远健康发展更是奢望。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正成为全球资本配置不可或缺的篮子,外资看好中国资产的音量不断扩大,中国资产价值被持续重估。未来要让更多资金想来、敢来、愿意留下来,既要优化市场环境,保障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秩序,筑牢信任之基;也要稳定回报,培育一批优秀上市公司,持续创造价值、增厚获得感,让中国市场成为全球聪明钱的稳定锚,而非过路站。
增强资本市场竞争力,就是要固本培元,让参与主体能成长、得进步。国际金融市场比拼,拼的不仅是规模大小,更是质量、效率和生态的较量。这一年来,随着一揽子稳市政策落地见效,我国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市场韧性明显增强。也要看到,投融资不平衡、长期资金入市难等短板依旧存在,牵制了世界一流上市公司群体的培育步伐,制约资本市场硬实力的增长。
唯有不失时机,深化改革创新。吴清表示,将“更加聚焦强本强基,进一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就是要破除瓶颈制约,夯基垒台、搭梁立柱,让耐心资本入市更顺畅,让上市公司得到更精准灌溉,效果值得期待。
当资本市场更有魅力、更具实力,成为硬科技企业的摇篮、全球资本的首选、资源配置的高地,“近者悦、远者来”,方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金融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