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马茶业于10月28日正式登陆香港交易所主板。公司发行价50港元,上市首日开盘涨73%,报86.5港元,总市值突破73亿港元。
从三百年制茶世家到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八马茶业向市场传递出中国茶行业通过“品质与品类协同、科技赋能、全渠道布局”实现现代化转型的清晰路径,为现下承压的中国茶市场提供资本化参考范本,更是在国际化视角下如何讲好中国茶故事的深层考验。
优质原料与全品类协同,“智”造高端新标杆
品质是八马茶业的核心价值之一,公司“黄金产区、传统技艺、名家之作”的三大选品标准和“安全、对口、正宗、稳定”的四大好茶标准,从源头布局核心产区,确保原料的顶级质量。另外,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八马茶业还积极主导或参与制定了超过20项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持续投入资金建立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生产线,打造了行业领先的“超级工厂”,已拥有曾获中国茶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的第六代智能化生产线,以及全球首条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武夷茶精加工生产线。这些技术应用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关键的是通过光电过滤装置及滚筒匀堆装置,确保了茶叶风味持续稳定,破解了非标难题。
八马茶业实现差异化经营,其中核心品牌“八马”精准聚焦商务与高端礼品市场,子品牌“信记号”专攻高端年份普洱茶,“万山红”则力推迎合追求口味多元化及高质价比的年轻消费者和女性消费者的产品。
优质原料与全品类协同也带来业绩层面的增长。财务表现方面,八马茶业收入从2022年的人民币18.18亿元稳步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21.4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8.6%。净利润由2022年的人民币1.66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人民币2.2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6.2%。
科技重构供应链,超级工厂破解行业标准化难题
传统茶产业长期面临的“看天吃饭、凭经验制茶”局限,而八马茶业通过打造“智慧茶园+智慧工厂+智慧仓储”综合体,从源头种植到终端追溯,率先完成从“经验驱动”到“科技驱动”的产业范式转移,实现了高端品质的可复制、可验证。
八马茶业在武夷山、安溪等核心茶产区布局超级工厂,通过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服务等技术,基于数字大脑全程管控,建设新一代中国茶智能生产线,实现数字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在供应链末端,八马茶业建设智能存茶系统,打造高洁净度环境,确保茶叶原材料及成品的口感与品质。此外,公司还建立覆盖全国的智能仓储物流体系,并通过“一盒一码”防伪溯源体系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
未来,八马茶业将持续扩大产能,通过投资建设数座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茶叶加工厂,布局全国核心产区,目标是在三至五年内实现六大原叶茶的全面自主生产。
“科技+供应链”的全链路标准化破解了高端茶品质不稳定、难量化的行业难题,形成技术赋能供应链、供应链承载高端价值的闭环,对于推动茶行业实现现代化规模生产具有范本意义。
全渠道深度布局,千城万店打造“城市会客厅”
通过直营树标杆、加盟扩规模、线上做增量的全渠道布局,八马茶业构建起覆盖全国超3700家连锁店的实体网络,并实现全渠道4000万粉丝、2600万会员的流量闭环。
线下门店是八马高端品牌形象的核心载体。八马茶业将资源集中投入到“城市会客厅”旗舰店建设,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商业及社交互动空间,让线下空间成为传递品牌价值的第一触点。
八马茶业同样实现了线上渠道全域覆盖,从天猫、抖音等主流电商再到美团、大众点评等本地生活平台,形成了包括电商平台、直播、社交媒体等在内的全渠道销售体系,成为首批探索“互联网+”零售业务的茶企之一。在电商领域,八马茶业在天猫、京东等平台蝉联茶类目第一,并连续10年登顶天猫双十一乌龙茶类目第一;在本地生活领域,八马茶业实现美团、大众点评等七大本地平台第一。
对于八马茶业而言,渠道不仅是产品销售通路,更是高端茶文化的体验载体,线下以场景与服务构建信任,线上以溯源与内容传递价值。
展望未来,八马茶业将采取线上与线下并进的策略,强势拓展销售网络。据招股书显示,八马茶业将推进“千城万店”计划,未来三至五年内新增1500家门店,并建设智能化生产基地,逐步实现六大茶类全面自主生产。同时将稳步启动海外扩张,以共建“一带一路”沿线的合适国家为出海试点起点,并适时逐步进入欧美市场。在线上,八马茶业将持续打造爆款产品,扩大会员基础,并通过社交媒体、直播带货等方式进行精准营销,实现在线业务的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