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30 10:53:30 股吧网页版
美国就业市场在非农空窗期巨变?从“不招不裁”到“不招猛裁”
来源:财联社

  过去一年间,美国劳动力市场一直呈现“不招聘、不裁员”的格局。但如今,“不招聘、多裁员”的趋势正日益明显,这可能正为美联储降息提供更多依据。

  零售巨头亚马逊本周二宣布了裁员1.4万人的决定,明年还将继续裁员;而快递物流服务商联合包裹(UPS)则披露过去一年已裁减4.8万名员工。这些企业给出的裁员理由包括保护企业利润率、增加AI应用以及逆转疫情期间的过度招聘等。

  事实上,近期引发许多美国人震惊的裁员公告还不止于此:英特尔将裁减约2.5万名员工,微软裁员1.5万,埃森哲裁员1.1万。特朗普政府也在政府停摆期间大规模解雇了政府雇员。

  据全球招聘机构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统计,今年1-9月美国雇主累计宣布裁员近95万人,受冲击最严重的领域包括政府部门、科技行业和零售业。

  尽管其中的一些裁员发生在年初,但近来一系列最新趋势表明,美国劳动力市场正真正开始出现裂痕,这也印证了包括主席鲍威尔在内的不少美联储官员的观点——当前就业下行风险大于通胀上行风险。

  分析人士表示,美国劳动力市场正逐渐形成一种更为精简的新常态——大型企业正在裁员,大幅削减白领职位,这使得那些原本指望靠高薪白领工作养家糊口、筹措退休金的资深员工和应届毕业生就业机会减少。根据联邦政府近期公布的数据,美国已有近200万人失业27周或以上。

  白领裁员潮的背后,部分原因是企业对人工智能的热情,高管们希望人工智能能够承担更多原本由高薪白领承担的工作。投资者敦促高管层以更少的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导致招聘放缓的因素还包括了政治不确定性和成本上升。

  一连串的企业重组让管理人员和员工都感到前途未卜,也让求职者的选择更加有限。今年NORC公共事务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约20%的美国人表示,他们非常或极其有信心找到一份好工作,这一比例低于往年。

image

  数据空窗期的不安信号

  美联储在暂停降息九个月后,于今年9月重启了宽松周期,本周三已连续第二个月宣布降息。同时,许多投资者也因担忧劳动力市场疲软,预计美联储会将持续宽松政策至明年。从劳动力市场的数据来看,美国失业率虽未显著上升,但这主要归因于劳动力需求降温被劳动力供给萎缩所抵消——特朗普政府收紧移民政策并加强了遣返力度。

  在正常时期,单个企业的裁员可能不会引起政策制定者的关注。但当下并非寻常时期——人们正经历美国历史上第二长的政府停摆,导致近四周几乎所有劳动力市场数据——包括月度就业数据、失业率、职位空缺与劳动力流动(JOLTS)以及每周失业救济申请均未能发布。美联储官员正处于“盲飞”状态。

  因而,在缺乏官方数据指引的情况下,上述具体的企业公告可能显得尤为重要。

  SMBC日兴证券美洲公司高级美国经济学家Troy Ludtka指出,亚马逊和UPS的公告虽暂不会改变政策方向,但应能印证美联储官员对劳动力市场的“忧虑”。“当前的关键问题在于:其他企业裁员的力度究竟会有多大?”

  事实上,在美联储等待答案之际,现有的少量官方经济指标已敲响警钟。

  芝加哥联储经济模型(该模型在政府官方数据缺失时采用私营部门数据)显示,“裁员及其他离职”占在职员工的比例正持续攀升,而“失业者就业”占失业总人口比例则呈下降趋势。这两项指标均达到四年未见的水平。

image

  与此同时,美国自动数据处理公司(ADP)周二公布的初步周度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的四周内,美国私营部门平均每周仅新增14,250个就业岗位。通常发布月度报告的ADP表示,将基于高频数据改为每周二发布初步周度估算值。

  如此微弱的增幅实质上意味着就业零增长——尽管这要好于ADP上月公布的9月月度报告中3.2万个岗位的减少量。

  总体而言,美国劳动力市场状况似乎为美联储降息提供了依据。但宽松政策并非没有风险——以科技股和人工智能股为首的华尔街正蓬勃发展,金融环境处于数年来的最宽松状态。而目前美国通胀率仍比美联储目标高出整整一个百分点。

  降息初衷或许良好,旨在保护数百万面临失业风险的劳动者,但宽松政策将为持续的“熔涨”行情推波助澜。因此,尽管降息对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支撑力度尚不明朗,却几乎必然会推高富裕资产持有者的投资组合价值。与此同时,人们同样可以确信的是:企业宣布大规模裁员的数量越多,美联储持续采取宽松行动的可能性就越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