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30 11:38:50 股吧网页版
国内航空市场面临增长机遇 高铁将进一步冲击民航市场
来源:中国经营报

  高铁网络加密和运营时速提高将进一步冲击民航市场。与此同时,空铁联运合作不断深化,民航和高铁的价格水平不断拉近、服务水平不断接近,高铁与民航之间的客源将呈现更多的双向流动。近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党委书记、理事长王昌顺在第三届CATA航空大会上作出上述表示。

  王昌顺表示,国内航空运输市场面临需求刚性增长的机遇和高铁竞争加剧的挑战。他认为,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化,制度优势、超大市场规模、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将进一步彰显。

  对于上述提及的高铁竞争加剧挑战,正随着铁路建设的加速推进逐渐显现。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建设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持续高效推进。国铁集团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37亿元,同比增长5.8%,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投资“加速度”的结果直接体现在新线开通的“密度”与重点项目的“进度”上。前三季度,全国铁路投产新线968公里,目前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6.3万公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预计到2025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5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到5万公里。

  铁路营业里程的不断增长和时速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增加了列车运行密度。10月11日,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后,目前全国铁路安排图定旅客列车超1.3万列,货物列车超2.3万列。前述国铁集团人士对记者表示,调图后,图定客、货列车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250列和100列左右。

  以国内最繁忙的商务线——京沪线为例,京沪高铁(601816.SH)经营业绩不断创下新高。《京沪高铁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京沪高铁营业收入210.13亿元,同比增长0.72%;上半年,京沪高铁本线列车运送旅客2499.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2%,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前述国铁集团人士也证实了当前高铁与民航之间客源呈现双向流动的态势。他对记者表示,目前,京沪高铁已经形成了市场为导向的票价机制,在客流高峰期形成了七档票价浮动方案。“票价浮动,尤其是客流高峰期铁路方面打折票减少,导致民航和高铁的票价水平在拉近,旅客也就发生结构性变化,出现了铁路旅客向民航流动的现象。”前述国铁集团人士说。

  就中国空铁联运建设现状,一位民航业管理咨询顾问对记者表示,当前,中国空铁联运覆盖范围仍较为有限,航司与国铁仅在应用层面实现了对接,但在系统层面对接未大范围展开;在服务一体化方面,目前可开展空铁联运服务的机场仍较少。

  此外,服务标准尚未统一,各航司、机场的空铁联运产品服务模式不同,服务内容不一,未形成规范,旅客缺乏对空铁联运产品的了解,使用习惯尚未形成。

  前述民航业管理咨询顾问建议,要继续扩大票务一体化范围,打通12306系统与航司信息系统底层互通,扫清空铁联运最后的技术障碍;重视空铁联运客流规划,尤其是枢纽机场要发挥效应,通过铁路延伸机场辐射范围,增加旅客吸引力。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推出的“高铁+飞机”的空铁联运产品,通过高铁将天津和雄安的旅客吸引到机场,提升了自身航线网络通达性和航班频次优势。

  就国际航空市场格局,王昌顺认为,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重构,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核心生产要素流向的变化,将重塑国际航空市场的格局。他表示,地缘政治扭曲了基于市场规律和比较优势形成的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新技术革命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他分析称,东南亚过去以旅游为主的廉价客运市场,将呈现出越来越多的高价值航空客流和货流。中东、中亚、西亚、东北亚、非洲、拉美等在国家战略加持、经济结构互补、资源禀赋互补、产业链供应链重塑等共同推动下,将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部分市场受政治博弈的影响将持续面临运力短缺,周边枢纽分流仍将持续。

  王昌顺认为,随着中欧经济合作不断加强,未来商务出行需求将随着产业发展而增多,休闲旅游也将增多。他指出,东部和中部地区休闲旅游、高端商务等出行需求将进一步释放,西部地区航空人口快速增长是未来5年国内航空市场发展的最大确定性。

  王昌顺建议,行业应积极主动适应市场结构变化,精益化航线网络布局和机队管理;共同遏制“内卷”式竞争,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加快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高整体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航空运输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拓展行业发展空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