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齐金钊)10月29日晚间,招商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为1137.72亿元,同比增长0.52%。
营业收入趋势向好
报告显示,前三季度,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514.20亿元,同比下降0.51%,降幅较上半年收窄约1.2个百分点。
在今年9月1日召开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招商银行行长王良曾经表示,受贷款重定价影响,净息差进一步下行,给营收增长带来了巨大压力。从二季度的经营情况看,呈现出好于一季度的态势。他提到,展望下半年,相信可以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2025年前三季度,招商银行季度营收同比变化幅度逐渐向好,与前述高管层前期预测趋势保持一致,呈现边际改善态势。拆开来看,净利息收入方面,该行前三季度实现1600.42亿元,同比增长1.74%,增幅进一步扩大;非利息净收入方面,前三季度实现913.78亿元,同比下降4.23%,降幅较上半年有所收窄,其中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幅转正。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招商银行大财富管理也呈良好发展态势,大财富管理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
经营优势持续巩固
招商银行营业收入趋势向好的背后,体现的是自身经营优势的巩固和强化。
根据公开数据,以2025年上半年为例,招商银行净息差为1.88%,高出行业平均水平46BPs。由于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进一步下行,招商银行净息差水平也在下行。但因存款利率市场化下调及持续加强负债成本管控,前三季度招商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同比下降38BPs至1.31%,对净利息收益率产生一定正向效果。前三季度该行净息差虽然同比下降12BPs至1.87%水平,但降幅已较去年同期有所缩窄。招商银行管理层曾公开判断,2025年该行净息差指标预计呈现出“行业绝对水平领先、相对变化承压、未来趋势可控”的发展趋势。
在零售体系化优势方面,招商银行在三季报中提到,在经济调整转型阶段,居民消费意愿仍待进一步提振,消费类贷款增长相对偏慢。为此,招商银行加大对小微和消费贷款的投放力度,稳健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和信用卡业务,截至9月末,集团口径下零售贷款3.7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3%。在行业增长整体承压的背景下,招商银行取得这个增速实属不易。贷款结构继续保持稳定,集团口径下零售贷款余额占贷款和垫款总额的51.80%。
与此同时,招商银行零售业务基本盘展现了较强的经营韧性。截至9月末,该行零售客户数2.20亿户,较上年末增长4.76%;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余额16.6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7万亿元,增幅11.19%。
发展态势保持稳健
报告显示,招商银行保持了“质量、效益、规模”协调发展的态势,为长期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资产负债规模方面,截至9月末,招商银行资产总额达12.6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05%。贷款和垫款总额7.1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0%。负债总额11.3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12%。客户存款总额9.5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64%。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9月末,招商银行集团口径拨备覆盖率405.93%,继续保持行业较高水平;不良贷款率0.94%,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分产品看,该行口径下公司贷款不良率0.82%,较上年末下降19BPs;零售贷款不良率为1.05%,较上年末上升7BPs。当前全行业零售业务整体呈现风险上升的趋势,招商银行相关指标也略有上升,但仍保持同业较优水平,且贷款拨备抵补充足。
资产质量一直是市场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关注焦点。招商银行管理层曾在今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提到,该行零售资产质量稳健可控,聚焦优质客户、优质区域和优质押品的“三优”贷款占比已达90%,且今年仍在持续提升;抵押贷款占比超八成,安全垫充足;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各项积极变化,未来零售信贷的经营环境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竞争态势将重新回归到以科技、服务和质量为核心的差异化竞争。
收入结构方面,截至9月末,招商银行非利息净收入占整体营收比例为36.34%,继续保持在同业较高的水平。在资本市场持续回暖背景下,招商银行财富管理的差异化优势得到显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持续向好。前三季度该行代销理财、基金、信托、证券交易收入增速分别为18.14%、38.76%、46.79%和78.50%,推动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18.76%,为2022年以来最好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