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州动车段智能检测站的科技赋能,到汕尾综合维修车间的匠心守护,再到梅州西站里铭刻的粤东铁路发展记忆……赣深、广汕、梅龙等高铁线路的相继贯通,正以时空重构的力量、产业融合的智慧、民生温度的质感,为曾被山海阻隔的粤东地区注入了“融湾接海”的强劲动能。
将核心区发展动力传递辐射到四面八方。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对于“山长水远”的粤东地区来说,交通阻隔是造成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因素之一。2023年12月26日,汕汕高铁汕尾至汕头南段正式开通运营。这一客运大通道串联起汕头与汕尾,将原本“半岛孤城”的汕头纳入全国高铁网络。高铁的贯通让时空距离大幅压缩——广州至汕头车程缩短至1.5小时,粤东城市群与大湾区的“1小时经济圈”成为现实。时空壁垒的打破,不仅意味着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加速流动,更让粤东从地理末梢转变为沿海经济带的关键节点,为区域均衡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赋能文旅融合,绘就振兴发展新图景。粤东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不仅是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里也是客家文化与潮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承地。梅州作为“世界客都”,汇聚了客家人千百年来迁徙奋斗、耕读传家的精神内核;汕头等潮汕地区以其独特的方言、工艺、饮食文化闻名遐迩。随着汕汕高铁与广汕高铁的接驳以及梅龙高铁的开通,为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打开了通往更广阔天地的窗口,让多元文化在这里融合,迸发出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以铁路为纽带串联文化脉络,让传承之美在交融之中生生不息。
以“智”赋能,让“钢铁巨龙”行稳致远。每天夜晚,钢轨“绣花工”们在万籁俱寂中,用毫米级的专注与汗水,守护高铁“杯水不溢,硬币不倒”;星空下的“竖琴”演奏家们在横跨粤东连绵群山、下穿高速公路的“舞台”上,为铁路大桥开展全身“体检”;钢轨上开“CT车”,为线路进行探伤检查的“钢轨神医”们,默默守护着铁路的安全……流动中国的魅力不止在于“速度”,更在于守护这份“速度”的每一位铁路人,扎根一线、脚踏实地的精神力量。
从智能升级到科技突破,从轨道交汇到文化交融……不断地创新源自一份份坚守,新时代铁路事业正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阶段。一代代铁路人攻坚克难,践行着“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庄严承诺,诠释了新时代铁路人锚定国家战略、传递文明温度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