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记者陈梦璇南沙报道
清澈鱼缸内,数条红斑马鱼、孔雀鱼穿梭于水草间的画面,在10月28日举行的2025年国际农业服务贸易大会上,吸引刚果(布)、利比里亚、乌干达、柬埔寨、缅甸和泰国等多国农业部长、驻华大使、国际组织代表驻足。不久前,这些五彩斑斓的热带观赏鱼从南沙出发,经37小时跨境运输抵达加拿大。
“现在我们正在接洽新加坡、欧洲的客户,预计很快会在全球看到来自中国的观赏鱼。”广州青青自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青自然公司”)董事长林豪向南方财经记者表示,除了出口观赏鱼外,饲料、鱼缸、养殖器材等配套产品已纳入了出海计划。
从单一产品出海到输出产业链生态,这条从南沙起步的观赏鱼出海路径,正具象化中国农业服务贸易的范式升级。当前全球农业服务贸易迎来数字化转型与区域深度融合的双重机遇,如何依托南沙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这一核心平台,更好将农业技术、产业模式和服务能力推向全球舞台,同时引入国际先进理念和资源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农业体系,成为本次国际大会的讨论焦点。
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省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3483.6亿元,连续三年位居全国首位。今年1~9月份,全省农产品进出口总额2632.4亿元,同比增长2%,其中21批其他成员国进出口806.2亿元,同比增长8.9%。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达到1384.2亿元,同比增长4.9%。
亮眼数据背后,是广东农业贸易从“单一产品出口”向“产品+技术+服务”全产业链协同出海的深层跃迁。
极飞科技公共事务负责人钱姝婷介绍,极飞科技目前已经从产品出口转向产品加服务出口,根据各国需求量身定制海外农业服务,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输出了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过去我们只是把种子卖给其他国家的客户,试验示范全靠客户自行在当地开展,今后我们会把国内与大企业合作种植的成熟经验复制到海外,计划派出技术团队到斐济开展番茄试验种植,从育、繁、推、销全链条接入,让中国种植方案随同种子一起出海。”绿亨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董事赵梅花表示。
从“卖种子”“卖农机”到输出种植、植保、智能装备“解决方案”,再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出海,农业服务贸易的持续深化既需要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创新与模式突破,也需要规则衔接与标准共建,为农业服务价值链升级提供新的实施路径。
此前,青青自然公司主要深耕国内市场,因缺乏相关资质,一直依托其他企业“借船出海”,自主国际化经营受限。今年年初,公司获得广州海关出境水生动物养殖场、中转场注册登记资质,实现“内销”“外贸”两条腿走路。
“虽然订单货值不大,但每个环节都是考验。”林豪坦言,对比原来国内的销售体系,海外客户不仅对观赏鱼的外观、品质提出了更精细的标准化需求,在运输时效、检验检疫和海关申报等环节也有严格要求,任一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整批货物损失。
在南沙区农业农村局和南沙海关的指导下,该公司不仅打通了从渠道对接、标准适配到合规通关的全流程链路,还将金鱼、锦鲤、观赏虾等多个品类纳入出境注册登记范围,解决了此前出境观赏鱼品类单一的问题。林豪顺势将国内的销售体系升级为海外市场PRO版,把出海过程中沉淀的产品标准、包装规范、物流方案等经验固化下来,构建起“产品+服务+装备”的综合出海模式。
“作为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就是‘以点带面’。”林豪表示,公司将基于南沙平台重构出海产品体系,全面适配国际标准,同时带动更多大湾区观赏鱼养殖户对接海外市场,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出海的聚合效应。
本次大会通过展示科技创新成果、促进各方交流、塑造规则标准和拓展区域合作,为中国农业服务贸易“走出去”和投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为进一步推进农业服务“走出去”,将农业服务贸易培育为农业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增长点,会上发布了《促进农业服务贸易发展南沙倡议》和农业服务贸易及双向投资智库研究成果。《南沙倡议》呼吁各国共同推动农业服务贸易发展,提出“共商、共建、共享”三大理念和“创新驱动、和谐共生、行动导向”三大原则,从技术、生态和实践三个维度为全球农业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念引领与智力支持,标志着在构建农业服务贸易国际规则与协作框架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作为大会举办地,广州南沙农业开放优势凸显。坐拥珠江出海口的地理优势,这里串联起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条外贸航线。随着2023年国家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招牌落地,叠加《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南沙已形成“区位天赋”与“政策赋能”的双重叠加效应,正系统构建试验区四梁八柱,纵深推进国际合作,成为农业服务贸易的开放试验田。
多重优势加持下,一批农业服务贸易成果已在南沙落地:120款预制菜产品通过“一站式拼柜出口模式”打入国际市场;鳗鱼单品产值突破10亿元,建设南顺水产品供港基地,推动活鳗等出口日本;智能化养殖设备出口韩国、越南、加拿大等多国;该区企业蘑菇盒子与阿联酋迪拜企业合作共建食用菌种植基地;扬翔公司智能化养殖设备出口韩国、越南、加拿大等国,南沙农业形成了多元化的出海矩阵。

此次大会促成了12大重点项目合作,涵盖种业研发平台建设、农产品出口及深加工等领域。其中南沙落地3个合作项目,包括粤港澳大湾区种业高质量发展基金项目、南沙国际宠物社区项目、南沙毓泰热带水果深加工项目,计划投资超12亿元。
据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种业高质量发展基金规模达10亿元,将由南沙联手广东省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组建,助力推动南沙打造国际种业科技创新中心,培育国际一流种业链主企业及其产业链的战略布局。毓泰热带水果深加工项目落户万顷沙,将建设榴莲深加工产业园,达产后年产值预计超3亿元。
目前,南沙正在创享湾加速打造南沙国际宠物社区,规划动物诊疗中心、美容沙龙区、零售体验区、科研与办公区、休闲互动区、公共服务与培训区七大功能区域,将嵌入香港城市大学—省农科院—南沙宠物联合实验室,对标香港乃至国际标准的动物诊疗机构,预计于今年底面向公众开放。
“南沙综合优势突出,接下来我们将坚持面向世界,加大开放力度,协同港澳共建更高水平的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在国际农业服务贸易发展中探路先行。”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刘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