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索寒雪北京报道
近日,记者从国际人力资源机构ADP获悉,该机构针对总部位于全球各地、员工人数超过1000人的跨国公司高级管理者开展了一项调研。此次调研涵盖20个国家和地区,共收集到1825份高管样本。
调查结果显示,过去两年内,56%的企业经历过一次或多次严重的薪酬数据泄露事件。在对数据安全重要性的认知上,93%的受访者认为,今年数据安全已成为企业薪酬战略中“非常重要”或“极其重要”的因素,这一比例较两年前的86%显著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所有者、首席执行官和总经理最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占比达51%;而团队或小组主管对此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仅有28%认为数据安全“至关重要”,显示出不同层级间认知的明显落差。
在网络攻击和系统中断应对方面,拥有手册或应急预案的企业比例较去年有所提高,分别达到58%和52%。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报告过去24个月“薪酬未受数据泄露影响”的企业比例从36%升至40%。不过,一旦遭遇攻击或中断,影响仍十分严重——在受到安全违规影响的组织中,有56%经历过一次或多次严重的泄露事件。
与此同时,跨国企业在应对数字风险的同时,也在加速布局数字支付。调研显示,未来两到三年,约55%的受访企业计划引入数字钱包或预付卡等非传统混合发薪方式,52%计划加快工资发放周期,43%表示将缩短薪酬结算周期。此类举措不仅惠及固定薪资员工,也将改变非传统工作类型(如兼职、季节工、临时工)的薪资支付模式。
在亚太地区,中国企业在薪酬数据安全意识方面表现突出。近71%的中国企业在过去24个月中未发生任何薪酬数据泄露事件,位居亚太首位;同时,52%的受访企业希望薪酬团队能投入更多精力保障数据隐私与安全。
ADP北亚区总经理马莉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随着中国企业加快“出海”步伐,跨境薪酬数据管理的复杂性和风险正在上升,而AI技术的加速应用可能进一步放大安全隐患。她指出:“一旦发生薪酬管理数据泄露,企业往往面临巨大的财务与声誉损失。强化数据安全已成为全球薪酬体系改进的首要方向,这不仅能提升运营效率,更让发薪这一基础环节成为组织信任与韧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