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整体规模回落,一边是“高溢价地”频现,十月份的土拍市场冷热互现。
克而瑞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0月,全国经营性土地成交规模环比回落,当月建面与金额分别环比下降13%和20%,当月供应面积也环比微降1%。
具体来看,截至10月25日,全国经营性土地招拍挂成交建面6057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3%、同比下降25%;成交金额1519亿元,环比下降20%、同比下降35%。
行业整体溢价率也在下降,十月土拍平均溢价率为2.7%,再创年内新低。流拍率方面,当月土地流拍率约5%,涉及南宁、宁波、西安、常州等城市的宅地。

克而瑞表示,本月土地市场交易热度下降,因下半年大量稀缺优质宅地出让频次回落,再加之各地郊县重点住宅项目陆续入市,拉低了土地市场的平均溢价率,导致下半年以来相关指标出现回落。
虽然土拍整体规模有所收缩,但核心城市热度不减。当月,多个重点城市拍出高总价、高溢价、或者高单价宅地,房企在积极“择优取地”。
比如,本月成交总价最高的宅地——上海静安苏河湾地块,由招商、越秀等四家企业组成的联合体经过52轮竞价,以77.37亿元竞得、溢价率9.03%,名义楼板价7.7万元/平方米,可售部分楼板价突破11万元/平方米。
单价榜单中,上海徐汇滨江WS5单元地块位居榜首,成交楼板价14.85万元/平方米,刷新板块地价纪录,由中海以44.65亿元总价、10%溢价率拿下。
月末这几天,其他城市也频繁出现“高溢价”拍地的情况。
10月28日,长沙市开福区商住地块经过19轮竞价,由湖南华源以14.74亿元竞得,溢价率18%;同日,杭州浦沿地块经过29轮竞价,由浙江英冠旗下公司以17.28亿元拿下,溢价率19.33%;10月29日,佛山南海区狮山镇出让一宗宅地,保利发展子公司以3.81亿元竞得,溢价率20%。
10月30日,成都成功出让了2宗宅地,分别位于锦江区和成华区,总用地面积44065.49平方米,总规划建筑面积90144.42平方米,起始总价13.45亿元。最终两地块均溢价10%以上成交,共收金15.03亿元。
同日,青岛也上演了一场“土拍大战”,崂山区王家村一地块拍卖,引来四家本土房企报名,经过长达两小时、282轮竞争后由海信竞得,成交楼板价27719元/平方米,成交总价3.95亿,溢价率达到25.77%。
克而瑞表示,从成交规模等指标看,当下地方土地市场供求已处于更合理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发布,与房地产有关的内容出现在多个战略任务中。
《建议》明确,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城镇工薪群体和各类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克而瑞认为,结合当月中央部委多次表态“加快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任务”,预计后续土地市场将在供给侧进一步优化:一方面按需求确定各地供地指标,另一方面推动住房新规落地。未来,增量宅地的平均质量与去化前景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供求规模也将保持合理水平,行业供给侧“控量提质”的方向将进一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