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10月30日,科蓝软件披露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5万元。尽管营收与利润同比出现阶段性下滑,但经营现金流转正、财务结构优化、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等关键指标释放积极信号,为公司中长期发展夯实基础。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168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79亿元大幅改善。报告期内,公司一方面加大回款力度,应收账款从年初5.13亿元降至4.34亿元,降幅15.4%,信用减值损失转回3452万元,客户回款效率与资产质量显著提升;另一方面严控开支,销售、研发、管理三大费用合计同比压缩2.1亿元,费用率下降约7个百分点。此外,报告期末,公司短期借款较年初减少41.1%至13.16亿元,有息负债合计减少约9亿元,资产负债率降至64.6%,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9.7%。财务结构的优化不仅降低了利息负担,更为公司后续研发、市场投入储备了“子弹”。
报告期内,科蓝软件战略转型初见成效。公司聚焦以“AI数据库、AI机器人、AI算力中心”为核心的第二增长曲线三大AI核心产品。在AI数据库(SUNDB数据库)领域,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成立智能数据库研究院,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实现98%以上代码自主可控。其技术储备已延伸至第三代产品,双方联合研发的量子加密数据库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商用。
AI机器人成为公司链接金融场景、释放生态价值的重要载体。核心产品“小蓝”鸿蒙智能高柜机器人已进驻国内多家银行网点,不仅帮助单网点人工成本降低30%,还成为科蓝AI原生手机银行的线下入口,助力合作银行将鸿蒙用户留存率提升25%,实现“降本”与“增效”的双重突破。
在AI算力中心方面,科蓝与华为共建苏州智能算力中心,将清华授权的“动态算力分配算法”嵌入“魔方训推一体机”。针对中小银行成本顾虑,科蓝创新推出“按需付费”的算力共享模式,有望全国推广。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作为金融科技自主可控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公司三季度获得政府补助3005万元,同比增加近3倍;叠加可转债转股带来的7000万元的资本公积补充,大幅降低了公司研发和市场拓展现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