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第十届新加坡科技创新周(SWITCH2025)开幕。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深圳具身智能企业智平方创始人兼CEO郭彦东作为唯一来自中国的企业代表,与来自淡马锡、英伟达等企业的高管对话,分享了“正反金字塔”数据观。
郭彦东认为,大模型初期训练,需融合互联网、仿真和真机数据做基石(正金字塔);当在大规模逐渐部署后,金字塔顶端是真实场景作业数据,其价值远超仿真和互联网数据(倒金字塔)。
“拥有越多真实场景数据的公司,大模型越强,竞争力越强。”郭彦东判断。
据了解,新加坡副总理颜金勇在参观期间与郭彦东进行了交流,并现场体验了机器人产品。这是中国具身机器人企业在国际舞台的一次展示。
这家成立于2023年的公司,正加速将其理论推向产业落地。公开资料显示,智平方在过去半年内已连续完成7轮数亿元级融资,近期A系列融资由深创投领投,单家投资过亿。
在产业落地层面,南都湾财社此前报道,9月11日,智平方与面板巨头惠科股份旗下子公司慧智物联达成战略合作,订单金额接近5亿元人民币。根据协议,未来三年将有超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惠科全球生产基地部署,以PCB(印刷电路板)操作为首个示范场景。为支撑交付,智平方年产能超千台的自有工厂已于9月投产。
智平方的快速发展,是国内机器人产业高速增长的一个缩影。10月29日,2025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发展大会上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国机器人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5%,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1.2万台。行业正加速进入“技术跃升、场景拓展”的黄金发展期。
伴随产业升温,行业风向也在发生变化。近期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具身智能行业正经历一场“务实转向”。相比上半年的融资火热和Demo(演示)频出,投资人与客户正从关注视频效果转向关注实际交付。行业目前的一大痛点被指为视频很炫、交付很难,能否真正交付可靠、可用的机器人,正成为对企业工程化能力的核心考验。
在此背景下,机器人加速“进厂”获取真实数据显得尤为关键。郭彦东判断,未来三年的竞争,将是“真实场景闭环”的竞争。他强调,机器人只有在真实场景中不断迭代优化,才能实现“越用越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