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张鹏飞)10月30日,兖矿能源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49.6亿元,归母净利润71.2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2.9亿元,环比增长17.8%,核心指标环比改善明显。公司生产经营呈现产销量逐季增长、库存水平持续降低、成本控制持续发力的良好势头,叠加煤价触底回升、维持稳中趋强走势,为四季度业绩持续回升注入强大底气。
主导产品进中提质为推动业绩回暖注入确定性
今年以来,面对煤炭价格中枢下移的局面,兖矿能源坚定“增产增量”不动摇,持续优化生产组织,最大限度释放优势产能。前三季度商品煤产量1.36亿吨,同比增加882万吨、增幅6.9%,创同期历史新高。其中,山东、新疆等区域保持稳产稳量,同比增加72万吨;陕蒙区域矿井全面达产达效,商品煤产量达3574万吨,同比增加308万吨;西北矿业商品煤产量达2507万吨,同比增加382万吨;境外区域实现商品煤产量3238万吨,同比增加121万吨。主要产煤区域齐头并进,稳住了产量基本盘,为业绩回升提供坚实支撑。预计全年商品煤产量将历史性突破1.8亿吨。
同时,持续激发“煤化一体”协同互补优势,化工板块量效齐升,前三季度实现化工品产量735万吨,同比增加76万吨,增幅11.6%;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大幅增盈12.9亿元,盈利弹性充分显现,有效对冲煤价下行影响。
降本增效双向驱动为抵御市场波动提供稳定性
精益管理模式,是企业抵御市场波动、穿越经济周期的“护身符”。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兖矿能源坚持挖潜降本与营销增效“双向驱动”,发展韧性在市场起伏的考验中不断增强。
公司始终将成本管控嵌入全产业链各环节,狠抓“十个加强、十个增效”等措施落实,煤炭、化工等核心产品降本幅度明显。前三季度,公司自产煤吨煤销售成本319元/吨,同比下降4.7%;主要化工品甲醇单位销售成本1269元/吨,同比下降16%;醋酸单位销售成本1932元/吨,同比下降18%;尿素单位销售成本1264元/吨,同比降低5.6%,成本优势有效转化为竞争优势。
现货销售比例高的结构,决定了兖矿能源在煤价上行时盈利表现突出。进入7月份,季节性需求回升、进口煤收紧,煤炭市场供需格局持续改善,煤价企稳回升。公司精准把握市场回暖机遇,灵活运用精煤创效、竞价销售、定制生产、港口前置等营销策略。前三季度,公司自产煤综合平均价格达503元/吨。其中,三季度均价环比提升12元/吨,煤炭销量环比增加408万吨(含西北矿业),实现量价齐升的良性互动局面。
资本开支张弛有度为长远发展夯实可持续性
兖矿能源结合市场发展趋势,把握资金投向和投资节奏,调整优化2025年资本开支比例,资金重点向“八大工程”等核心项目倾斜。目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196亿元,货币资金达443亿元,充沛资金为生产经营、项目投资提供坚实保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公司在有序推进油房壕、霍林河一号、刘三圪旦、嘎鲁图等重点项目外,加快多矿种战略布局落地,曹四夭钼矿力争年底完成采矿许可证办理,预计2026年开工建设,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极。
展望四季度及后期,在安全生产及超产治理等政策托底下,煤炭供需预计延续稳中偏强运行,煤价有望维持回升。对兖矿能源而言,全年煤炭产量创历史新高,西北矿业整合效应逐渐释放,现货销售占比高的营销结构,以及吨煤成本预计降幅3%-5%的经营韧性,在内外部双重利好共同助力下,公司四季度业绩预期环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