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盘后,吉贝尔(688566.SH)披露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利润维持稳健增长,营业收入实现7.04亿元,同比增长9.52%,归母净利润实现1.97亿元,同比增长12.80%。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同步披露在研抗抑郁一类新药JJH201501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告,指出该管线目前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后续将按照有关规定申报NDA(新药上市申请)。
在公司众多在研管线中,JJH201501无疑是现阶段各界对于吉贝尔最为关注的新药。据公司介绍,JJH201501依托于氘代药物研发技术平台研发,是一款新型的多受体作用机制的抗抑郁一类新药。前期研究表明,JJH201501可明显延长药物在人体内的半衰期,延长药物在体内滞留时间,提高药物在体内的血药浓度以及AUC(评价药物在体内吸收程度的参数),减慢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有望成为新型抗抑郁症药物。
抗抑郁症药物的创新,无疑将惠及极为广大的患者群体。《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数据显示,我国抑郁症患病人数达9500万人,其中18岁以下的占30.28%。而据Research and Markets报告分析,全球2022年抗抑郁药市场规模约为145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176亿美元。其中,由丹麦灵北和武田制药公司联合研发的抗抑郁药物沃替西汀(又名“氢溴酸伏硫西汀”)正是主要的抗抑郁药物之一,全球71个国家药品销售数据库显示,2023年氢溴酸伏硫西汀片全球销售额达19.99亿美元。
然而,部分现有药物往往存在起效慢、复发率高,或会引起失眠、性功能障碍与体重波动等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进而影响抑郁症患者用药依从度。据财通证券研究指出,由于沃替西汀治疗时通常会加大剂量从而导致产生很多药物不良代谢问题,因而产生较多副作用。
公司以氘代药物研发技术推动研发的JJH201501正有望解决上述痛点,从而实现更为出色的临床价值。据此次公告的临床试验主要结论,JJH201501片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其中,对于大部分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10mg组低于氢溴酸伏硫西汀片20mg组,15mg组低于或与氢溴酸伏硫西汀片20mg组相当;对于导致受试者脱落和永久停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mg组和15mg组与安慰剂组相当,均低于氢溴酸伏硫西汀片20mg组。
研发环节实现突破的同时,公司在商业化环节也正同步积极推进。在此前开展的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公司指出,公司目前在产的核心品种利可君片使用范围广泛,已基本覆盖国内三甲医院,在精神科具有良好的应用场景,为未来在相关领域的推广与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且,JJH201501的Ⅲ期临床试验在全国二十余家医院开展,覆盖面较广,为后续实现商业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公司表示,未来JJH201501若顺利上市,公司将充分利用现有产品的渠道优势,加快商业化进程,实现产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