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30日讯(记者陈俊兰)空缺了半年多,东海证券正式迎来新任总经理。东海证券核心管理层调整终于尘埃落定。
代履总经理职责后,东海证券董事长王文卓正式出任公司总经理,形成“一肩挑”的管理格局。公开资料显示,王文卓具有丰富的金融行业管理经验,曾在多家金融机构担任要职。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任命标志着东海证券长达数个月的总经理职位空缺状态正式结束,同时王文卓也成为证券行业又一位“一肩挑”董事长、总经理。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一肩挑”的券商至少有3家。
东海证券董事长、总经理“一肩挑”
东海证券10月29日发布了总经理聘任公告,董事长王文卓在即将结束代履总经理职责之前,被正式聘任为公司总经理。

根据公开资料,王文卓出生于1971年,现年54岁,硕士学位,在金融行业深耕多年。此前曾在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多个岗位任职,后出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常州市中心支局副局长;江苏省常州市地方金融局副局长、三级调研员;江苏省常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并于2024年2月出任东海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今年4月至10月代行总经理职务,直至此次履新。
在担任东海证券董事长期间,王文卓主导推动了公司的战略转型和业务结构调整,强调稳健经营与风险控制并重的发展理念。
2025年三季度,东海证券实现营业收入16.16亿元,同比增长60.72%;净利润8.48亿元,同比增长97.61%。从业务结构来看,公司经纪业务、自营业务和投行业务构成主要收入来源。但在全面注册制改革和财富管理转型的行业大趋势下,东海证券亟需优化业务结构,提升综合竞争力。
在当前证券行业竞争加剧、转型压力空前的背景下,东海证券选择由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一肩挑”模式,既体现了董事会对于王文卓领导能力的高度认可,也能更直接地推动公司战略落地,特别是在推进IPO进程、优化业务布局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东海证券一直在筹备A股上市,管理层的稳定对于上市进程至关重要。王文卓同时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有助于统一内部思想,集中资源推进这一战略目标。
IPO进程引关注
东海证券作为新三板挂牌券商,正处于向A股市场迈进的关键阶段。随着管理层调整落定,市场对东海证券的未来发展给予高度关注,特别是其A股IPO进程是否将因此而提速。
公开信息显示,东海证券早在2017年就启动了上市辅导备案,但进程相对缓慢。2022年,公司明确提出将推进A股上市作为战略重点,并完成了多轮融资,为上市做准备。
王文卓兼任总经理后,公司的IPO工作有望得到更有力地推进。管理层的稳定是监管审核时重点关注的因素之一。此次人事安排解决了总经理长期空缺的问题,向市场传递了稳定的信号。
财联社记者获悉,东海证券正在加大财富管理转型力度,同时强化投行业务的专业能力建设,特别是在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兴产业领域寻求突破。王文卓曾表示,公司将把握注册制改革机遇,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此外,在业务发展方面,王文卓曾表示,东海证券坚持以差异化竞争为一体,以业务协同和科技赋能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业务转型、机制改革,通过集成现有资源,持续强化服务实体经济的专业能力,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产业、民营企业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资源配套与金融支持力度。
对于东海证券而言,王文卓兼任总经理后,如何平衡短期业绩压力与长期战略投入,如何在强化总部管控的同时激发业务单元活力,将成为其面临的重要管理课题。
“一肩挑”并不少见
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3家券商有董事长、总经理(或总裁)一肩挑的情况,分别是五矿证券郑宇、财达证券张明、东海证券王文卓。
从五矿正文和财达证券两位高管的履历来看,均是从副董事长或总裁职务升任为董事长。今年3月,财达证券公告称,公司董事长翟建强到龄退休,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张明将出任董事长,并接棒翟建强在公司的其他主要职务。7月,五矿证券宣布由郑宇担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履新后实现董事长、总经理“一肩挑”。
在券商业发展历程中,“一肩挑”模式早已留下诸多印记。西南证券吴坚、华安证券章宏韬、中银证券宁敏等均有过董事长兼总经理的任职经历,此前也有相关人士曾公开表示,核心管理岗位的集中配置,有助于在行业转型期快速推进战略落地,减少决策内耗。而从企业治理逻辑来看,此类安排多出现于两种场景:一是高管交替过渡期,通过“一肩挑”保障战略延续;二是公司战略转型关键期,需要核心领导人集中资源推动改革。
有的券商则结束一肩挑。2025年9月,国投证券结束董事长、总经理“一肩挑”状态,王苏望继续担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不再兼任总经理职务,廖笑非成为新任总经理。
更早之前,华安证券在经历两次过渡性“一肩挑”后,于2023年5月正式聘任赵万利为公司总经理。目前华安证券已回归董事长与总经理分设模式,章宏韬专注于战略引领,总经理负责业务落地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