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间,前沿生物(688221.SH)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2025年前三季度,前沿生物业绩稳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0337万元,同比增幅12.80%;第三季度营收4473万元,环比大幅增长47.58%,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抗HIV创新药艾可宁®与代理产品缬康韦®的收入贡献。在业绩提升的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8387万元,重点聚焦小核酸药物领域,同步推进长效抗HIV病毒药物与高端仿制药研发,展现出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坚定战略方向。
在小核酸药物研发中,公司针对补体疾病布局的FB7013与FB7011两款药物,均具备First-in-Class潜力,首款适应症为IgA肾病,未来有望拓展至原发性膜性肾病(PMN)、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地图样萎缩(AMD/GA)、糖尿病肾病(DKD)等领域。其中,FB7013是靶向补体凝集素途径MASP-2的单靶点药物,已提交发明专利申请。临床前数据显示,其在健康猴中单次皮下注射后,靶蛋白16周内持续降低,预计临床可实现每3—6个月给药一次;在食蟹猴IgA肾病模型中,单次给药8周即可改善uPCR等核心指标,减少肾脏IgA沉积。目前该药物已完成GMP批次生产,非临床研究有序推进,预计2025年底递交IND申请。
FB7011为同时靶向MASP-2与CFB的双靶点药物,同样已提交发明专利申请。临床前研究表明,食蟹猴单次皮下注射6mg/kgFB7011,两个靶蛋白的抑制效率均超95%,效果可持续13周以上,预示人体给药间隔或达3—6个月;在食蟹猴IgA肾病模型中,单次皮下注射给药2mg/kg与6mg/kg剂量组均显效,能降低uPCR、uTP并提升eGFR,且起效快、呈剂量依赖性。相较于阳性对照组—已上市药物伊普可泮,其6mg/kg组在uPCR、uTP降幅及eGFR改善幅度上分别提升约16%、18%、10%,同时体外脱靶风险与免疫毒性低,大鼠预毒理实验安全性良好,为临床转化奠定基础。
2025年11月5日至9日,美国肾脏病学会(ASN)主办的2025 ASN Kidney Week将在休斯敦举办,作为全球肾脏病学领域顶级会议,大会会聚上万名顶尖学者。公司将在此次会议上,以口头报告和壁报形式,分别发布FB7011最新临床前药效数据与FB7013完整临床前药效数据,向全球同行展示研发突破。
此外,公司小核酸药物研发多点布局,治疗血脂异常的FB7023已完成转基因小鼠体内药理研究,单次注射可持久抑制靶标蛋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肿瘤、MASH、2型糖尿病领域的早期小核酸产品均已提交专利,处于临床前阶段;基于自主siRNA肝外递送载体ACORDE开发的增肌靶点药物,也在推进临床前开发,公司未来发展潜力十足。
后续,公司将以创新研发为根本,持续深耕小核酸药物领域,将国际会议展现的科研实力转化为产品竞争力,在补体疾病、代谢疾病等领域不断突破治疗局限,持续强化企业在创新药赛道的领先地位,为患者带来更具突破性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