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30 21:23:50 股吧网页版
Micro-LED商业化进程加速 显示企业抢占技术“制高点”
来源:证券日报

  随着智能眼镜、智能手表、车用显示产品的迭代发展,Micro-LED(微型发光二极管)凭借超高亮度、高光电转换效率、长寿命等优势,高度契合了上述设备的升级显示需求,被誉为“下一代微显示技术”。

  尽管其产业化进程此前受限于成本控制和良率提升,但是随着关键技术的持续突破,Micro-LED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向前推进。

  10月30日,在深圳举行的2025TrendForce集邦咨询自发光显示产业研讨会上,集邦咨询顾问(深圳)有限公司研究副总经理邱宇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Micro-LED技术的应用边界正在快速拓宽,随着其技术持续突破、产能提升和成本下降,未来市场规模十分可观。”

  产业化路径逐渐明晰

  Micro-LED商业化此前进程缓慢,主要因为其在应用中面临多重挑战。邱宇彬表示:“例如,在车用显示领域,Micro-LED仍面临着高温时的色偏等问题。但采用Micro-LED技术的自适应性头灯,展现出高分辨率等优势,能够实现更精准的像素级灯光控制,大幅提升夜间驾驶安全性和便利性,为车用显示的升级铺设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不仅如此,Micro-LED在智能眼镜、智能手表、光通信等领域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多名参加2025TrendForce集邦咨询自发光显示产业研讨会的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在市场端,Micro-LED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实现重要突破,这意味着此项技术正逐步迈向“收获时刻”。

  智能眼镜是Micro-LED技术应用和迭代的“主战场”,今年以来,多款搭载Micro-LED的智能眼镜新品亮相。其中,雷鸟创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雷鸟创新”)推出的X3Pro眼镜备受瞩目。该款眼镜峰值亮度提升至6000尼特,且能有效减少95%的彩虹纹问题,做到了同时兼顾现实与虚拟世界,在显示上实现虚实融合。

  此外,佳明(Garmin)今年推出了搭载Micro-LED显示屏的智能手表。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研究显示,这些指标性产品的上市将逐步推动Micro-LED芯片市场产值,预估其市场规模于2029年提升至4.61亿美元。

  多家企业前瞻性布局

  当下,全球显示企业已经围绕Micro-LED展开竞逐。我国多家企业前瞻性布局,技术持续迭代,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京东方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灿光电”)位于广东珠海金湾的Micro-LED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基地项目已于2024年顺利投产,并于2025年3月份正式实现量产交付。据了解,该项目成功打造的6英寸Micro-LED晶圆和像素器件生产线,可为不同应用需求的客户提供高质量的Micro-LED产品,初步实现Micro-LED的产业化,逐步完善了公司Micro-LED生态链布局。

  华灿光电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我公司战略性聚焦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布局Micro-LED等核心业务。随着转移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产业规模效应的显现,Micro-LED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我公司将持续深化Micro-LED技术研发,紧跟市场需求变化,为把握下一代显示技术发展机遇做好战略布局。”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天马A”)合资投建的Micro-LED生产线已于2024年实现产品点亮,在2025年实现标准化显示单元模块小批量出货,并成功点亮首款车载标准产品,从而实现了该公司Micro-LED研发从技术开发到标准产品的能力跃升。

  雷鸟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把Micro-LED所具备高亮度和低功耗的优势,与光波导可实现高透光率、其中衍射光波导有着眼盒更大、量产效益更佳等多项优势相结合,通过自研的技术,解决了此前行业面临的难题,全彩Micro-LED波导AR(增强现实)眼镜实现量产。

  北京智帆海岸营销顾问有限责任公司首席顾问梁振鹏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Micro-LED将成为未来新型显示产业的竞争的焦点之一。当前,其商业化正加速迈进,我国企业积极抢占Micro-LED领域先发优势。未来,这些企业应继续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并加强产业链整合,夯实竞争优势。”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