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半导体行业仍在存储芯片涨价、地缘政治等多重变量中寻找平衡时,晶晨股份(688099.SH)交出了一份亮眼的2025年三季报答卷。
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创历史同期新高,为50.71亿元,同比增长9.29%;归母净利润为6.98亿元,同比增长17.5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3亿元,同比增长13.71%。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公司在6nm先进制程芯片规模化商用、Wi-Fi6产品渗透率跃升以及与谷歌、三星等全球科技巨头合作深化的共同驱动。
值得关注的是,晶晨股份于三季度新进多只科创板ETF前十大重仓行列。例如华安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南方上证科创板芯片ETF等。
华安基金经理刘璇子在报告中分析指出,国内芯片行业正受益于AI算力需求激增和国产替代双重驱动,端侧AI爆发为产业链带来新机遇,供应链自主可控趋势加速国产化进程。
毛利率持续改善
晶晨股份是一家无晶圆半导体系统设计厂商,专注于智能多媒体及显示SoC、AIoTSoC、通信与连接芯片、智能汽车SoC等领域。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相关收入计,晶晨股份在专注于智能终端SoC芯片的厂商中位列全球第四,在家庭智能终端SoC芯片领域则位居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二。
在半导体行业面临存储芯片价格持续上涨及缺货的行业性挑战下,晶晨股份前三季度的业绩表现呈现出鲜明的"抗周期性"特征。
2025年前三个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6.23%、37.29%、37.74%,呈现逐季改善趋势,前三季度整体综合毛利率达37.12%,同比提升0.75个百分点
产品结构高端化是盈利质量提升的核心驱动力,随着6nm芯片出货量的快速增长,以及Wi-Fi6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的提升,公司产品均价稳步提高,形成了"销量增长+结构优化"的双重盈利引擎。
从费用端来看,公司前三季度的期间费用为12.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3亿元;期间费用率为24.15%,较上年同期上升0.19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减少20.75%,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1.9%,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64%,财务费用同比增长52.19%。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为技术领先性奠定基础。研发投入主要聚焦于"端侧智能"和"多维通信"两大战略方向。特别是在收购芯迈微半导体后,公司正在构建"蜂窝通信+光通信+Wi-Fi"的技术矩阵。
特别是在收购芯迈微半导体后,公司正在构建"蜂窝通信+光通信+Wi-Fi"的技术矩阵,这一布局将现有产品的应用场景从局域网拓展至广域网,为未来在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的突破埋下伏笔。
订单的延迟释放预期为后续增长提供安全垫。三季报提及"部分客户面向国内运营商市场的产品延迟提货",但同时明确"该部分订单确定性较高,将延后到后续季度逐步释放"。
布局场景化解决方案
晶晨股份2025年的产品演进呈现出"双轮驱动"的特征:一方面是6nm等先进制程芯片的规模化商用,另一方面是细分场景专用芯片的爆发式增长。这种产品组合策略既抓住了高端化的行业趋势,又通过差异化竞争打开了增量空间。
作为公司首款进入大规模商用的先进制程产品,6nm芯片的规模化商用验证了公司在先进制程领域的商业化能力。
相较于传统12nm工艺,6nm工艺在同等功耗情况下,性能可提升30%左右,同等性能情况下功耗可降低约50%。这种"高能效比"特性使其成为高端智能电视、AI机顶盒等产品的首选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6nm制程技术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作为公司"通用端侧平台系列"的技术基座。三季报明确指出,后续6nm制程将应用于"更高算力的通用端侧平台",这意味着晶晨正在将先进制程的技术优势从单一产品扩展至整个产品线,形成技术复用的规模效应。从行业竞争视角看,在国内芯片设计公司中,能够实现6nm芯片千万级出货的企业尚属少数,这一优势将帮助晶晨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W系列芯片是2025年的"黑马"产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Wi-Fi6产品的爆发式增长。这一变化背后是全球智能家居市场对高速率、低延迟网络连接需求的激增,而晶晨通过提前布局Wi-Fi6技术,抓住了这一波产业升级机遇。
从应用场景看,W系列芯片已广泛应用于智能音箱、智能网关、家庭安防摄像头等产品,客户涵盖小米、海尔等头部智能家居企业。随着Wi-Fi6技术在中低端产品中的快速渗透,以及公司在Wi-Fi6E领域的技术储备,W系列有望在2026年延续高增长态势,成为继智能电视芯片后的第二大收入来源。
在智能视觉领域,C系列芯片实现了销量的跨越式增长,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在智能摄像头、智能门铃、城市安防等领域的订单突破。C系列芯片集成了高性能NPU(神经网络处理器),支持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等AI功能,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智能视觉需求。
与全球科技巨头共筑增长护城河
晶晨股份业绩增长,还离不开稳定的大客户体系。通过深度嵌入谷歌、三星等科技巨头的生态体系,公司不仅获得了稳定的订单来源,更借助客户的技术迭代节奏实现了自身产品的快速升级。
在2025年CES展会上,谷歌宣布计划在年底推出搭载新Gemini功能的GoogleTV设备,这些设备将具备智能交互、环境感知、智能家居控制中枢等综合能力。而晶晨股份作为谷歌TV生态的核心芯片供应商,其T系列芯片已被海信、TCL等主流电视品牌采用,用于开发新一代AI电视产品。
整体来看,晶晨股份通过产品高端化和客户生态化构建的竞争壁垒已初步形成,在半导体行业结构性调整的背景下,公司有望实现穿越周期的持续增长。
此前,国盛证券研报指出,看好公司在智能SoC领域的竞争力及领先优势,公司6nm旗舰芯片落地量产,W系列WiFi6与A系列AI端侧芯片有望在2025年助力公司业绩稳步增长。
中国银河研报亦指出,随着公司在端侧AI芯片放量,6nm/8K芯片全球市场份额提升,海外运营商与头部客户订单持续释放,看好公司在AIoT领域长期受益。该机构预计,公司 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75.64/92.65/112.6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1.03/14.28/17.59亿元,维持“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