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中国奶茶第一股”香飘飘正深陷业绩泥潭,从“年销3亿杯” 的巅峰到如今的前三季度亏损。
10月30日,香飘飘(603711)发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实现营业收入16.84亿元,同比下滑13.12%;归母净利润-8920.72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07亿元。
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5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2.67%。其中,冲泡类产品销售收入下降19.68%,即饮类产品销售收入下降4.93%。

2005年,香飘飘靠一杯冲泡奶茶火遍大江南北,2008年,香飘飘年销量达3亿杯,迅速成为行业龙头。彼时,国内奶茶市场几乎空白,除了快乐柠檬、COCO都可等现制茶饮品牌,冲泡奶茶和瓶装奶茶品牌屈指可数。
20年后,作为主营业务的冲泡奶茶却成为拖累香飘飘业绩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下降,主要系公司主动调整冲泡产品出货节奏,冲泡产品出货节奏延后导致。

香飘飘表示,截至八月底,公司持续推进渠道去库存工作,旺季市场启动及备货工作于九月中下旬陆续开展,因此,冲泡产品销售出货相比往年有所延后。当前,经销商订货工作持续推进,渠道产品货龄新鲜。
兰芳园冻柠茶因销售策略调整,销量同比下降较多,对第三季度即饮收入造成影响。
另外,即饮业务开始加大对餐饮渠道的试销探测范围,并取得积极的销售反馈。但整体而言,新品销量占比仍然较小。
拉长时间线看,2020年至2022年,香飘飘营收连续下降,由37.61亿元降至31.28亿元。对此,香飘飘表示,主要是销量下降所致。2023年,香飘飘营收回升至36.25亿元,仍未恢复到2019年的营收水平。
2024年,香飘飘冲泡业务销量下降致使整体营收同比下降9.32%至32.87亿元;2025年上半年,香飘飘业绩仍未恢复增长,公司实现营收10.35亿元,同比减少12.21%,归母净亏损9739万元。
目前,继快闪店之后,香飘飘悄然布局首家茶饮店。
10月24日下午,香飘飘董秘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公司近期筹备在杭州设立的线下门店,核心定位是为消费者提供品牌体验与互动交流的空间,传递产品特点与品牌定位;同时更直接地收集市场反馈,赋能产品研发与创新。目前仍处于试点探索阶段。”
而香飘飘年初曾明确表示,暂时没有线下开实体门店的打算。当时给出的理由是,预包装产品与茶饮连锁店在商业模式等方面有本质区别,希望更专注于自身优势领域(预包装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