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30日讯(记者胡皓琼)“中美新一轮经贸磋商成果带来积极变化,这对班轮公司而言显然是有利的,能够降低运营成本。”国内一家运营有美线业务的班轮公司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透露。
财联社记者多方采访获悉,新一轮磋商成果落地后,传统贸易货量预计将增多,而反应速度会因不同客户而异。
“中美新一轮经贸磋商成果带来积极变化,询盘预计会逐渐增加。”运去哪相关负责人告诉财联社记者,此前受关税加征影响较大的客户预计恢复更快,部分国外发货的订单亦可能转回国内。
联宇集团联合创始人高光裕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新成果对电商的货量影响不会太显著,但对传统贸易影响较大,传统贸易货量预计会上涨,主要因为传统货大多为FOB条款,此前的高关税费用会抑制买家的购买需求。
此外,根据中远海控(601919.SH)旗下中远海运集运、美森(MATX.US)此前在征收港口费实施前发布的告客户书,这两家上市班轮公司处于征费范围。中信期货首席研究员武嘉璐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根据最新磋商成果,前述针对范围内的船舶,后续在挂靠中国或美国港口时,预计将减少260美元/TEU左右的成本。
至于短期运价走向,高光裕表示,预计后续船司会增加运力,市场最终价格将和运力匹配度挂钩,目前尚难判断。前述班轮公司进一步表示,公司将维持现有情况,短期内不对美线运力做调整。
武嘉璐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近期VIZION数据显示,我国运往美国商品订舱量有所反弹,叠加航运公司运力调整及港口费用影响,SCFI美西航线运价也已从低位反弹。关税的下调,将进一步提振我国企业向美国市场出口商品的动力,或有利于航运市场运价上行。
值得关注的是,中美新一轮经贸磋商成果宣布前,美线已出现舱位紧张的情况。
有美线货代人士告诉财联社,月底美线开航航次非常紧张,不提柜就会被抢走,这主要是因为不少船司停航,运力缩减,货量变化幅度实则不大。德路里10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东西向主干航运市场正迎来新一轮运力调整。跨太平洋东行航线取消了40%的航次,是取消航次量第二大的航线。
欧线方面,武嘉璐表示,当前进入到欧线四季度传统出货旺季,叠加航运公司与客户签订2026年度长协运价,10月下半月以来各联盟代表公司已推动了两轮涨价,预计后续仍有1-2次宣涨。由于46周欧线船舶偏少,欧洲港口拥堵或继续减少12月份的可用运力,或将支持航运公司继续宣涨兑现。
“中美新一轮经贸磋商成果,利好近月全球贸易货量回升,短期认为EC将维持宽幅震荡格局,以逢低布局为主。但若现货端后续涨价落地不及预期,则盘面或将整体转空。还需关注市场复航预期边际调整、涨价不及预期的情况。”武嘉璐说。
从当前欧美线现货运价来看,极羽科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日,美线上海至洛杉矶、长滩港各家班轮公司的最低报价为2043美元/FEU,较10月27日的最低报价2243美元/FEU下跌200美元/FEU,但较9月底的最低报价1205美元/FEU上涨近七成。欧线方面则呈持续上涨态势,截至今日,上海-鹿特丹航线最低报价为1906美元/FEU,较10月27日的最低报价上涨100美元/FEU,较9月底最低报价的1400美元/FEU上涨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