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30日讯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化,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成果,自2014年上海自贸区首批试点以来,FT账户(Free Trade Account,自由贸易账户)已累计开设超18万户,发生本外币跨境收支金额折合人民币年均增速超过30%;非居民企业通过FT账户办理跨境收支金额折合人民币年均增速近40%。
随着FT账户成功立法,升级方案即将发布,FT账户正式进入“新征程”,成为中国账户体系中推动金融对外开放的重要支点。
在此背景下,陆家嘴金融沙龙第34期将于11月1日在上海浦东举行。在主题为《FT账户对于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的活动中,来自中外资银行、贸易领域以及高校的专家,将展开思想交流和碰撞,深度探讨在“新政”下FT账户推动区域经济向高能级发展的积极作用。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总行跨境金融部(离岸业务中心)总经理龚剑涛将担任本场沙龙的主嘉宾,并发表主旨演讲。他拥有27年金融从业经历,具有丰富的业务管理经验和深厚的创新研究能力,尤其在离岸、自贸等跨境金融领域具有独到见解。
其余四位嘉宾也将结合各自的专业领域和经验,深度探讨FT账户在金融开放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
张晓萌,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行长、董事总经理。她具有20多年银行工作经历,主要从事财资产品开发、自贸区创新及跨境金融服务方面的工作,曾荣获上海“海外金才”、“沪上金融家”等称号,带领团队多次获得“上海金融创新奖”、《Euro Finance》等奖项。
任鹏飞,汇丰银行(中国)资本市场与证券服务部董事、华东区中资企业业务总监,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持证人,拥有逾12年银行业工作经验,曾任职于汇丰中国企业及机构银行业务部、澳新香港环球市场部。
王昊,埃珂森集团中国区财资总监,在金属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结构融资、衍生品及外汇、跨境转口贸易、跨境资金池、跨境银团及发债等业务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曾任职于法国巴黎银行等外资银行。
马文杰,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院长,曾入选浦江人才计划,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多项省部级项目,研究领域聚焦绿色金融、企业投融资、基金及金融衍生品市场。
在行业对话环节,五位嘉宾将围绕《锚定高水平开放与经济高能级发展:FT账户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突破》这一主题,围绕FT账户的政策效应、市场应用、风险防控、未来发展等核心话题进行全方位探讨。
探讨议题包括:相较于传统的NRA账户或直接在境外开户,FT账户进行跨境结算有哪些优势和新挑战;FT账户如何简化跨境投资资金汇划流程、降低融资成本;在优化企业汇率避险工具使用、降低跨境资金汇率波动成本方面,FT账户还有哪些创新联动模式;未来可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或机制优化,进一步支持FT账户服务实体经济跨境投融资,同时防范异常资金流动风险;如何将FT账户与全球现金管理、融资和风险管理体系深度融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