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30日讯(记者张良德)在反内卷政策利好支撑下,钢铁行业盈利能力改善,宝钢股份(600019.SH)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三成。
10月30日晚间,宝钢股份披露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324.36亿元,同比小幅下降4.29%;但盈利端表现亮眼,累计归母净利润79.59亿元,同比增长35.32%,累计利润总额106.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9.4%。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810.64亿元,同比增长1.83%;单季归母净利润30.8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0.31%。
对于利润增长的原因,公司在财报中称,购销差价扩大是关键驱动因素。
这一结论既得到公司自身经营数据的支撑,也与行业整体表现相呼应。
从行业层面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钢铁行业三季度整体盈利能力大幅提升:1-9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达973.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其中三季度单季该行业实现利润510.6亿元,单季度盈利规模已超过上半年总和。
具体到宝钢股份的生产经营层面,前三季度公司生产端保持稳定运行,累计完成铁产量3648.0万吨,同比减少19.6万吨;钢产量3878.7万吨,同比减少82.4万吨;商品坯材销量3926.2万吨,同比增加75.8万吨,在产量微降的情况下实现销量逆势增长。不过,公司产品销售价格面临压力,1-9月主要产品平均售价为4211元/吨,较去年同期的4573元/吨下跌362元/吨,板材、管材及其他产品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产品售价下跌,公司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仍同比回升1.93个百分点,达到7.19%,高于去年同期的5.26%。
这一“价跌利升”的反差,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原燃料价格让利,有效缓解了成本压力;另一方面是产品结构与客户结构的优化升级。其中,高毛利的“2+2+N”差异化产品前三季度销量达2568.9万吨,同比增长13.9%;同时,高毛利的海外市场拓展同步提速,1-9月出口接单量516.9万吨,同比增幅10.9%,为平衡国内市场价格波动提供了关键支撑。
不过,当前钢铁行业盈利改善的基础尚不牢固。
公司在报告中坦言,三季度国内钢材价格指数环比二季度上升1.8%,但原燃料价格波动幅度更大:普氏62%铁矿石指数环比上升4.4%,山西吕梁主焦煤价格环比大涨17.7%,成本“易涨难跌”的特征明显。同时,行业“供强需弱”的格局尚未彻底改变,实际供需矛盾仍存,企业仍面临转型升级与成本控制的双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