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国有六大行2025年三季报全部出炉,集体交出稳健“答卷”。
今年前三季度,国有六大行以“头雁”之势,保持稳健的扩表增速,其中工商银行以超8%的资产规模增速,稳坐“宇宙行”头把交椅,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紧随其后,资产规模增速超过10%。
从盈利表现看,六大行前三季度合计盈利1.07万亿元,净利润增速全部实现正增长,业绩有所改善。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利润增速环比二季度由负转正。
从总市值排位看,三季度农业银行凭借持续上涨的股价表现,超过工商银行,冲上市值榜首。截至10月30日,农业银行总市值(A+H股)达到2.74万亿元。
利润增速集体正增长
六大行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均实现双增长,业绩表现有所改善。
从净利润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699.08亿元、2208.59亿元、2573.60亿元、1776.60亿元、765.62亿元、699.94亿元,同比增长0.33%、3.03%、0.62%、1.08%、0.98%、1.9%。其中,农业银行的净利润增速最快。
就第三季度来看,中国银行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国信证券研报分析称,一是中国银行在资产质量持续稳健的基础上降低了拨备计提力度,三季度信用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8.8%;二是实际所得税率有所下降,前三季度所得税率16.1%,较上半年下降了1.5个百分点。
广泛的收入来源是盈利的基础。从营收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收6400.28亿元、5508.76亿元、5737.02亿元、4912.04亿元、2650.80亿元、1996.45亿元,同比增长2.17%、1.97%、0.82%、2.69%、1.82%、1.80%。其中,中国银行营收增速最快。
从净息差这一衡量利润空间的指标来看,六大行的息差水平持续收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28%、1.30%、1.36%、1.26%、1.68%、1.20%,同比均有所下降。其中,邮储银行净息差最高,保持行业优秀水平。
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在30日召开的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净息差下降幅度将逐渐收窄,有信心通过主动管理,继续保持净息差在可比同业的领先水平。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资产质量是衡量银行的“健康指标”,六大行的资产质量整体保持稳健,不良有所改善。
截至9月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3%、1.27%、1.32%、1.24%、0.94%、1.26%,均较上年末有所改善。其中,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最优,延续了多年来的低位运行态势。
交通银行在三季报中表示,该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有所下降,关注类贷款率和逾期贷款率分别较上年末持平和略有上升,但较上季末有所下降。
国有大行向来是分红标杆,多家大行在三季报中披露,中期分红方案已经在途,不过尚需股东会议审定。
根据各家银行确定的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分别拟每10股派息1.414元、1.195元、1.858元、1.094元、1.230元、1.563元,合计派息金额高达2046.5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