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外1000余位专家学者与50余家知名医药企业代表齐聚蓉城,共同探讨生物科技前沿趋势。10月30日,2025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成都高新区开幕,大会设置1场开幕式、14场“分会+科技成果路演+研讨会”及2场闭门会,通过主题报告、成果发布、分会论坛、合作签约等形式,全方位呈现全球生物技术创新的最新动态、核心挑战与发展机遇。大会开幕式上,“2024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现场揭晓,成都高新区综合竞争力持续位列第一方阵。
现场,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编的《2025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报告》《2025中国临床医学研究发展报告》《2025中国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发展报告—诊疗装备》和《2024中医药发展报告》4项权威报告正式发布,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撑和参考。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编的《2025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报告》在大会上同步发布,揭晓“2024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从排行榜来看,入选榜单的均为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优势城市,比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成都高新区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列第一方阵。此外,成都高新区在技术竞争力、合作竞争力等单项指标上也表现突出,彰显了其强劲的科技创新、产业协同能力。
据了解,《报告》全面系统地比较了调研园区数据,从环境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技术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合作竞争力5个一级指标体系和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及增幅、研发投入等39项二级指标体系,对完成问卷调查的112家国家级高新区、80家国家级经开区、15家省级及1个其他园区(总计208个园区)进行各项竞争力排名。
活动中,“全球新药发现中心”在研讨会上正式揭牌。据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将依托首批成员单位22个全球领先的高能级药物发现数据库,整合区内超3000家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资源,构建集靶点发现、化合物筛选、成药性评估、BD交易撮合、BD项目管理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同时,成都先导、佩德生物、盛世君联等企业与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现场签署合作协议,明确了各方职能职责及运营机制,进一步夯实“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临床转化-产业落地”合作体系。
作为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主阵地,近年来,成都高新区从服务、金融、项目等多维度发力,持续构建生物医药创新生态,激活产业创新动能。在服务端,通过建圈强链和“梧桐计划”等举措,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专业服务;在金融端,构建贯穿“天使—风险—产业”的多层次资本支持体系,有效增强创新链与资金链联动效应;在项目端,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总部型、平台型和首创型项目接续落地成都高新区并投运,推动生物医药创新成果加速上市、产业规模不断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