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党员干部大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城镇工薪群体和各类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会议提出的“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城镇工薪群体和各类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是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从保障性住房到改善性住房,住房供给品质的提升,可以说是我国房地产行业和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最好注脚。
“十四五”期间,我国发力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全国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惠及3000多万群众。
中指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保障性住房实现了有效供应,“十五五”时期将进一步优化供给,优化方向或将包括保障性住房供给的规模、区域和产品结构、品质等,更加侧重因地制宜。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十五五”时期要“投资于人”、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住房保障不可或缺。新市民、年轻人大都是90后、00后,对居住环境和条件要求提高,满足他们的住房需求才能促进这些人群扎根城市,释放消费潜力,增强消费能力,夯实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
当前,房地产市场需求正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居民对改善性住房的需求持续提升。正如会议提出的,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这既是政策顺应市场需求的选择,也为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重点30城120平方米至144平方米面积段住房销售占比提升至30%,大户型产品成为新房市场主流,120平方米以上大户型住房销售占比普遍提升。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十五五”时期将是改善性住房供给全面发力的阶段。当前房地产市场处于巩固止跌回稳的关键时期,各地应将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作为新一轮房地产向好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增加改善性住房,是住房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后,结构性增量需求的重点。”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近年来,随着各地打造高品质住宅,改善性住房供给已明显增加。改善性住房需求群体潜力巨大,但现实需求的释放可能受到收入、预期、市场卖旧买新节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因城施策,供给量大的片区要进行结构性收缩,需求潜力大的片区要以需定供来释放需求。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十五五”时期,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将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优化保障房供给、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建设“好房子”、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等将是政策的主要聚焦点,大力实施城市更新也有望为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