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张玮华记者毛佳慧)10月29日,正值九九重阳节当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第三届中欧老龄产业创新论坛在上海举办。来自老龄产业领域的众多嘉宾齐聚一堂,从需求端洞察老年人消费特征与真实需求,探讨科技赋能、生态协同路径,分享老龄产业的创新实践,为老龄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与实践参考。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横店集团管理学教席教授汪泓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我国老龄产业正处在政策红利释放与市场创新迸发的关键时刻:养老金融“三支柱”的体系持续完善,适老改造的“硬件适配”延伸到“服务升级”,AI、物联网等技术让更多的“智慧养老”从概念走向日常。
中欧校友老龄产业协会会长、碧迪医疗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邓建民致辞表示,养老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也是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不仅充满人文的关怀,也具备银发经济的商机。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苏锡嘉表示,银发族的消费需求可划分为“说走就走”“想想再走”“只想不走”三个阶段。其中,“只想不走”阶段面临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在他看来,建立信任、顺利触达居家老人及购买决策者,是我国发展银发经济的破题关键。此外,还需形成多方合力。老年人自身也应调整心态,接受衰老、降低预期,且听且忘且随风。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芮萌表示,把握银发红利需实现三重认知重塑:一是要改变对银发经济的偏见,银发经济不是养老经济,而是全龄经济的一部分;二是要重新认识老年人的社会角色,老年人不仅是消费者,更是创造者;三是要对老年阶段有全新的理解,不是生命的衰退期,而是可能长达三四十年的“第二人生”新发展期。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盛松成表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为银发经济未来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十五五”时期是我国银发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期,银发经济繁荣的关键在于供给端的高质量发展。其中,养老服务、医疗健康和文旅消费是重点关注领域。
与此同时,论坛还围绕“银发消费与银发科技”和“养老服务”两大主题分别举行了圆桌讨论。讨论嘉宾纷纷认为,科技与生态协同是破解银发经济发展痛点、释放银发红利的关键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中欧校友老龄产业协会专属IP“中欧小红花”于论坛现场正式发布。据介绍,“中欧小红花”承载着三重初心:一是情感初心,源于“做好事得小红花”的集体记忆,象征着对银发群体最纯粹的关怀与敬意,让养老服务回归温暖本质;二是协会使命,五片花瓣代表“服务校友、服务家属、服务产业、学术支撑、国际合作”五大核心板块,呼应协会“聚集中欧力量,助力老龄事业”的宗旨;三是产业愿景,每一片花瓣都是一颗爱心,寓意着微小善意的汇聚能形成磅礴大爱,正如银发经济的发展需要每一位从业者的深耕细作。
论坛现场还举行了“中欧校友银发经济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据了解,今年首次举办该赛事便得到了产业界的热烈响应,数百个项目参与角逐,充分彰显了银发经济的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