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这是韩国时隔20年再度担任APEC东道主。10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向南都N视频记者表示,APEC是中国践行多边主义的重要载体之一。作为中美两大经济体都参与的机制,APEC的重要性凸显,影响着全球经济格局。
据悉,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这是韩国继2005年釜山会议后,时隔20年再度担任APEC东道主。本次会议以“我们构筑的可持续明天——连接、创新、繁荣”为主题,共同商讨如何加强合作以应对全球性挑战。
王义桅向南都记者介绍,APEC是中国践行多边主义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全球化走向区域化的背景下,APEC作为中美两大经济体都参与的机制,其重要性凸显,与G20等共同影响着全球经济格局。
王义桅表示,在亚太地区,中美两国不仅在传统贸易投资规则方面有影响力,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也最具独立性和引领能力。因此,全球高度关注中美关系及发展方向。目前来看,中美关系有望取得一些积极成果,实现阶段性的稳定,减少全球在关税、供应链等方面频繁出现的困扰。
王义桅向南都记者举例分析,当前,我国聚焦于跨境数据流动、跨境电商等新的数字领域。例如,我国已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致力于更高水平的开放和更高质量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APEC成为先行先试的平台,而中美两国能否在人工智能治理模式、经济发展路径等方面达成一定共识,至关重要。
此外,王义桅表示,尤其是自“十五五”规划建议公布后,我国高质量发展有了更明确的路径和目标。全球高度关注本次会议上的中国声音,包括全球治理倡议如何在亚太地区落实,以及在当前中美关系形势下,如何推进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王义桅还提到,韩国作为APEC轮值主席国,尤其是韩国总统李在明刚上台之际,本次会议的顺利举办,对韩国而言也是意义非凡。这不仅提升了韩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也为韩国与亚太其他国家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