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31 02:12:12 股吧网页版
外贸年均增速领跑长三角!安徽如何做到?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潘洁

  2025年前三季度,安徽GDP达39770亿元,同比增长5.4%;“十四五”以来,安徽进出口年均增速达到12.2%,领跑长三角地区……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是科创突破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赋能,更是安徽高水平开放的实力显现。

  外贸跑出“加速度”

  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成员,安徽外贸持续跑出“加速度”。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安徽省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速达12.2%,在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中稳居首位。2025年前三季度,这一强劲势头持续延续:全省进出口总额达7262.5亿元,同比增长15.7%,增速位列全国第五、长三角第一;9月单月进出口总额更是飙升至967.5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此外,安徽省外贸进出口规模由“十三五”末的5451.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643.7亿元,连续跨越了三个千亿级台阶。

  数据显示,目前,安徽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达到1.3万家,较“十三五”末增加近4000家;安徽新培育AEO企业(即海关高级认证企业)80家,目前共有AEO企业131家。

  出海被不少企业视为“破局”的关键,在拉动业绩增长、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出海已成为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开辟广阔市场空间的关键路径。”业内人士坦言。

  “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省民营企业共有1.2万家,继续保持第一大外贸主体的地位,进出口值3718.2亿元,同比增长18%,占外贸总值的51.2%。”合肥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民营企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为外贸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随着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安徽出口产品的结构不断优化创新。其中,汽车出口尤为亮眼。

  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安徽省出口汽车(含底盘)80.2万辆,出口量保持全国第一,同比增加17.8%;价值856.6亿元,同比增长25.5%。同期,电动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634亿元,同比增长71.9%,占全省出口总值的13%。

  “十四五”以来,机电产品出口值占安徽全省出口总值比重从“十三五”末的59%上升至超过7成,其中,汽车出口跃居全国第一;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总值比重下降至不足一成,安徽产业链持续向中高端跃升,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不断提升。

  科技创新夯实基础

  外贸的强势增长,源于科技创新的深厚积淀。“‘十四五’期间,安徽推动原始创新从‘跟跑’转向‘并跑领跑’,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安徽省委科技办主任、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吴劲松在科技创新发展成就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数据显示,安徽在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领域实现世界级突破,研发投入1396.2亿元、强度居全国第7位,高新技术企业达2.3万家,较2020年增长2.7倍。

  “十四五”期间,安徽建立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完善科技金融服务,支撑科技创新发展。企业培育上,安徽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科创板上市企业”体系。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2.3万家(较2020年增长170%),科技型中小企业3.5万家(增长390%),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690家(居全国第8位),科创板上市公司24家(居全国第6位),首次出现估值超1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企业。

  依托科创与产业优势,安徽正加速构建开放型产业生态。

  “当前,安徽省在新兴技术领域崭露头角,在量子科技、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安徽省社科院城乡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孔令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安徽省科教资源丰富,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尤其是政策支持力度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三省一市在创新资源方面各具特色,优势互补,这种差异化的资源禀赋为区域协同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

  同时,安徽积极把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机遇,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大力推进“双招双引”工作,着力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强化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态势。

  “相较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具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资源集约的鲜明特征,但对技术、资本、人才的要求也更高。在我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背景下,更需要良性的产业生态让企业实现抱团成长。”孔令刚表示。

  截至目前,安徽省已认定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49家、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70家,其中16家跻身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行列;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达29家,49家集群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达4.12%。

  孔令刚进一步指出,打造产业集群,不仅能让企业共享区域公共设施与市场环境,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分工效率,还能推动生产要素加速集聚,进而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十四五”期间,安徽积极推动产业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新兴产业取得显著进展,然而,从整体产业结构来看,传统产业仍占据一定比重,部分产业可能存在技术装备老化、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新兴产业虽发展迅速,但在产业链的完整性和高端环节的掌控力上,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仍需持续推进。

  同时,应积极拓展与其他地区的协同创新合作,加强与国内其他创新高地和国际创新资源的对接,拓展创新空间,提升安徽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