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银行宣布拟重启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这是时隔十个月后该工具的再度启用。受此消息影响,债市情绪明显升温,10月30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至1.754%,近三个交易日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累计下行约2%。由于债券收益率和价格成反比,收益率走低意味着债券价格走高,债市走强。

业内认为,央行此举为利率下行提供了政策支撑,预计10年期国债活跃券利率中长期或维持在1.7%~1.9%区间震荡,建议投资者当前可把握短债的投资机会。
为利率下行提供了支撑预计不会大幅下行
对于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此次宣布央行恢复公开市场买卖操作,既是因为年初推动暂停的影响因素逐步消解,也是当前流动性投放工具使用、政府债发行、信贷资金投放等情况所需。
政策信号落地,债市迅速回暖。10月28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超2%至1.74%附近,国债价格也应声走高。记者留意到,此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9月底时曾一度上行至1.9%。
温彬分析,从中长期利率走势来看,央行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进一步稳固了债市利率低位运行的态势,但预计不会形成进一步的货币宽松导致利率大幅下行。
短期利好债市中长期影响偏中性
对于债市后市,温彬分析,在央行买债、基本面修复仍需低利率水平与中美谈判向好、“十五五”规划引领经济发展等因素交织下,10年期国债活跃券利率中长期维持1.7%~1.9%区间震荡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申万宏源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黄伟平表示,短期可能脉冲式利多,但利好影响或难以持续,中长期影响或偏中性。目前债市可能仍在回补年初的行情透支,机构博弈心态仍重,长债和超长债与短债利差仍然在修正过程中,长端及超长端波动加大,久期资产性价比仍不高,当前建议把握短债确定性。
有私募人士分析,债基净值将因此受益,特别是长期债基,在利率下降周期中往往表现更佳。但需要注意的是,央行的扩表通常是阶段性的,因此,债基的机会虽然重新出现,但未必是单边行情,投资者需要关注政策节奏和市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