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时隔十年突破4000点关口,市场情绪高涨。后市,A股将如何演绎?从“十五五”规划来看,未来五年的投资机会在哪里?对此,广州日报采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陈雳。
陈雳认为,市场大概率将延续“慢牛”态势,下一个五年,科技、消费等将是投资主线。“科技行业是‘水涨船高’,而非‘刻舟求剑’的领域,未来的发展潜力是难以预测的。”陈雳说。
对于科技领域的投资机会,陈雳表示,科技将“全面开花”,但并非无差别普涨,只有真正拥有核心技术、盈利能力强的头部科技企业,才能脱颖而出。科技投资将进入“精选时代”,投资者在投资科技股时,要仔细筛选出细分赛道里的优质企业。
市场大概率将延续“慢牛”态势
广州日报:沪指时隔十年重回4000点,您如何看待这次突破的?对后市有何展望?
陈雳:本次A股站上4000点,本质是“基本面回暖+政策托底+产业突破+资金共振”的四重合力。
本轮上涨中,ETF增量资金和机构投资者的占比显著提升,市场资金结构更为稳健,因此本轮上涨是一个由价值驱动、稳步推进的“慢牛”过程。
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本轮上涨由两大主线驱动:一是金融权重板块,如银行、券商等,为股市上涨提供了稳定支撑;二是科技主线,在“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导向下,算力、半导体、通信等科技产业成为投资主线之一,为市场注入了强劲的上涨动力。
而且,当前许多上市公司更深度地契合了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基本面更加扎实,市场不再是普涨格局,而是由真正优质的企业引领,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来。
后市,市场大概率将延续“慢牛”态势。一方面,明年是“十五五”开局之年,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等,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将持续为市场注入活力;另一方面,A股市场的成交量和ETF市场扩容很大,为指数进一步向上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支持。
科技行业是“水涨船高”,而非“刻舟求剑”的领域
广州日报:明年是“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您认为未来五年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陈雳:“十五五”期间的投资方向非常明确,主要将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展开。例如高端机械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以及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具身智能等,总而言之,紧跟国家战略规划,有颠覆性技术、前沿产业等领域,将是未来五年获取投资回报的关键。
要注意的是,科技将“全面开花”,但并非无差别普涨。“全面开花”指的是科技创新的应用,将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高端制造到日常消费,从算力基础设施到具体应用,都存在着巨大的成长机会。
但这也意味着,科技的投资将进入“精选时代”,2025年的上涨更像是发令枪响后的起跑阶段,越往后发展,市场对企业的筛选会越严格,只有真正拥有核心技术、盈利能力强,以及技术或渠道壁垒坚实的头部科技企业,才能脱颖而出,“蹭概念”的科技公司将现出原形。因此,投资者在投资科技股时,要仔细筛选出细分赛道里的优质企业。
广州日报:今年以来,科技股一路震荡上涨,有投资者担忧:科技股是否存在泡沫。对此,您是如何看的?
陈雳:用“涨了很久”或“位置太高”来笼统地判断科技股的风险,是不严谨的。科技行业的技术迭代很强,它是一个“水涨船高”,而非“刻舟求剑”的领域。
科技是面向未来的朝阳行业,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会持续创造新的需求、新的应用场景和新的市场空间,例如,手机芯片从5纳米迭代到3纳米,以及当前大模型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等,科技的发展不断突破想象,未来的发展潜力是难以预测的。
白酒等消费行业有望迎来显著修复
广州日报:“十五五”规划提出,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对于消费领域的投资机会,您是如何看的呢?
陈雳:消费也将是未来的投资主线之一。当前消费行业的整体估值具备吸引力,当行业迎来拐点,许多优质消费类公司,如白酒龙头企业,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和业绩弹性,有望迎来显著修复。
此外,中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和完善的消费产业链,且“促消费”是当前和未来政策的重中之重,随着各项政策落地,必将激发新的消费热点。
因此,无论是从估值修复的角度,还是从内需潜力和政策红利的角度,消费领域都存在着丰富的投资机会,值得投资者深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