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上市公司三季报亮点纷呈。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20时,已有98家A股消费电子行业公司披露三季报。其中,79家公司前三季度实现盈利,41家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实现正增长,5家公司实现扭亏。
蓝思科技、歌尔股份、领益智造等千亿元市值公司均实现前三季度净利润10%以上的同比增长,工业富联、华勤技术以48.52%、51.17%的增幅,领跑板块龙头公司增长榜。
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AI正成为消费电子行业的核心增长引擎,推动企业加快向AI算力、智能可穿戴、具身智能等领域多元布局,开拓全新增长空间。
华创证券电子组联席首席分析师岳阳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消费电子企业在智能化领域具备两大核心优势:一是创新反应效率高,能快速响应技术迭代需求;二是业务转型灵活性强,可及时调整战略方向。凭借这些优势,企业向机器人、“AI+”等新兴领域拓展时更具竞争力。
AI驱动多元业务增长
AI正在推动电子行业价值重新分配——这是包括岳阳在内的多位专家的共识。其核心逻辑在于,AI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带动消费电子企业向AI算力、智能可穿戴、具身智能、汽车电子等多元赛道转型,进而为行业打开全新增量空间。
AI算力带动AI服务器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工业富联作为AI服务器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充分受益于这一趋势。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3.73亿元,同比增长62.04%。业务层面,公司云服务商GPU AI服务器业务表现尤为突出,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超过300%。
“预期800G产品会是2025年至2026年的出货主力,有望成为交换机业务的核心增长引擎。”工业富联在8月的机构调研中透露,公司与多家客户协同开发的CPO(共封装光学)新一代ASIC及1.6T交换机也在推进当中,后续将逐步推向市场。
多元化发展成为华勤技术业绩增长的重要策略。前三季度,公司各品类业务齐头并进,智能终端、高性能计算、AIoT及其他、汽车及工业产品四大业务板块均实现大幅增长。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0.99亿元,同比增长51.17%。
传统手机产业链公司正加速向AI领域渗透,并在2025年业绩中兑现显著成果。
具体来看,蓝思科技表现突出,公司借助AI技术主导的产品创新周期,发力AR眼镜和具身智能硬件制造等赛道。公司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到17亿元,同比增长12.62%。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数千台、四足机器狗出货量上万台,机器人业务带来的营收初步估计为数亿元。
歌尔股份则精准卡位“AI+”赛道。公司通过迭代声学、光学等核心技术,重点开拓AI智能硬件、VR设备等新兴市场,进一步巩固竞争壁垒。前三季度,歌尔股份实现归母净利润25.87亿元,同比增长10.33%,展现出AI新兴业务的强劲增长潜力。
海外布局增厚业绩
消费电子公司作为出海主力军,正通过海外产线搭建与本地化运营等策略,在海外市场取得关键性突破。
华勤技术率先构建起“China+VMI(国内+海外)”的双循环制造体系,目前已在越南、墨西哥、印度三大区域布局海外制造基地。2025年,公司在越南、印度基地实现多品类产品规模量产,进一步夯实了海外产能基础。
为加速完善产业链布局,华勤技术10月28日公告披露,计划通过全资子公司,联合领益智造、光弘科技向参股公司光弘投资同比例追加投资,后续光弘投资将以增资形式向其越南子公司注入4500万美元资金。此次增资将有效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完善公司产业链相关布局,强化持续发展动力与综合竞争优势。
“公司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了58个生产据点及研发中心,区域覆盖成熟,产能储备充足。”从区域业务进展看,领益智造巴西基地在低空经济、充电业务等方面进展顺利,土耳其基地精品组装业务加速发展,印度基地具备功能件结构件、模组、充电器组装等综合性能力。
强劲的海外布局转化为亮眼的业绩表现。今年上半年,领益智造境外销售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超七成,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提升。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9.41亿元,同比增长37.66%。
记者注意到,2025年已有多家消费电子行业公司布局H股上市,助力全球布局提速。例如,立讯精密于7月2日晚宣布筹划港股上市事宜,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增强境外融资能力;蓝思科技于7月9日登陆港股,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全球产能扩张及新兴赛道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