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巴士“低俗广告”事件持续发酵。10月30日,南都记者注意到,宝宝巴士儿歌APP翻车后,有家长发视频称,宝宝小厨房等其他宝宝巴士旗下的APP弹窗广告多且杂,三分多钟弹窗广告出现的次数高达8次,广告内容涉及成人短剧、短视频平台、游戏、红包等。
据了解,宝宝巴士围绕互动游戏、教育课程、故事讲解等领域开发200多款APP,也被称为儿童启蒙内容的“APP工厂”。事件发生后,宝宝巴士通过官方渠道致歉并表示将整改,家长们似乎并不买单。
南都N视频记者留意到,作为孩子的“电子保姆”,早教类、教育类APP的广告多且杂一直是家长们投诉的重点。宝宝巴士之外,儿歌点点、天天跳绳、智慧树等多款APP被家长们“点名”。
三分多钟弹窗8次
宝宝巴士儿歌APP弹送露骨“成人广告”、开屏跳转低俗第三方广告一事发酵后,宝宝巴士官方虽通过官方渠道致歉,但家长们并不买账,认为不能简单地以审核为借口,并指出其旗下其他APP同样存在弹窗广告过多且内容杂乱。
南都记者留意到,宝宝巴士“低俗广告”曝光后,多位家长上传了宝宝巴士其他APP弹窗的相关视频。一网友发布的录屏视频显示,宝宝巴士旗下的宝宝小厨房APP,小朋友体验切菜、炒菜等厨房操作过程中,仅短短3分35秒,手机上方的弹窗广告就出现了8次,多为成人短剧、短视频平台、购物、领红包等内容广告。

宝宝厨房内的弹窗广告
不少家长还提到,因此类弹窗广告普遍较小,关闭标识并不明显,小孩子容易误触后跳转至其他软件。此外,宝宝便利店长、奇妙拼图世界等宝宝巴士旗下多款APP也被家长“点名”。

家长截图的宝宝便利店的弹窗广告
创始人来自福建莆田
宝宝巴士成立于2009年,创始人唐光宇是福建莆田人,程序员出身,早年切入仍是蓝海的早教市场,随后为弥补商务上的薄弱,走上依赖广告变现的路径,五年前的年营收已达6.49亿元。
“获取用户-APP接入广告-获得分成”的模式下,宝宝巴士围绕互动游戏、教育课程、故事讲解等领域开发200多款APP,通过丰富的APP产品矩阵迎合不同年龄段的多维度需求,进而通过提供免费内容吸引流量。用户规模方面,其在APP上打出“全球七亿用户的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即有业内人士表示,宝宝巴士将大部分的广告销售交给了广告联盟,而不是自己对接客户,省去了搭建销售团队的成本。“这是它很聪明的一个点。”
产业时评人张书乐告诉南都记者:“广告治理主要靠厂商自律,其依靠广告联盟获得广告的打法,容易让其接入的广告内容缺少了自身平台的提前审批、过滤。”
“免费内容+广告”之外,早教类APP变现的另一途径是推出付费会员。宝宝巴士吸引用户开通会员的一大噱头即“无广告”。其APP显示,会员畅享特权排名靠前的权益即“无广告”。
家长吐槽儿歌点点、天天跳绳、智慧树等弹窗广告多
宝宝巴士“低俗广告”引发家长们对儿童、教育类APP弹窗广告的关注。社交媒体上,家长们吐槽较多的软件包括天天跳绳、智慧树、儿歌多多、儿歌点点等。
南都记者测评后发现,曾在小学生中风靡的天天跳绳,运动前要先看广告,点击跳绳后即出现短视频平台弹窗广告,如果想免打扰则需要开通会员。此外,家长们发现,该运动APP突然出现较多小游戏,令孩子沉迷。

天天跳绳APP内,点击跳绳后出现弹窗广告
南都记者打开智慧树APP不仅看到点击跳转至其他APP的开屏广告,APP页面也会推送购物平台、游戏等各类广告。此外,有家长发帖表示,贝乐虎儿歌曾在页面上方推送外卖平台弹窗广告,后又出现擦边视频广告。
此前已有教育类APP先后翻车。2018年,学习类APP小猿搜题被曝出在“每日答题”“猿宝驿站”等专题,以及学习类APP猿题库的“小猿深夜问”等栏目中,含有色情、性暗示意味浓重的内容。随后,多款学习类APP被曝出平台内含涉为成人交友软件做广告等问题。
2021年,工信部通报了百词斩、作业精灵在列的42款教育类APP,所涉问题包括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2023年,宝宝巴士开发的宝宝日常安全和宝宝数字,因侵害用户权益行为被工信部通报。通报信息显示,这两款APP的共同问题在于“应用分发平台上的APP信息明示不足”。
张书乐提到,以儿童为主要用户的A改成大写,应从行业层面立规,可参考游戏分级制度,根据使用者的不同年龄,如学龄前、小学、初中等,提供一键选择禁止广告、选择可展示的广告类型等功能,由家长或具有使用能力的未成年人在安装应用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