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间,北交所280家公司中,已有278家发布三季报业绩。在资本市场持续深化改革、高质量建设北交所系列政策的利好下,北交所上市公司交出了一份耀眼的2025年三季报“成绩单”。北交所公司不仅保持了稳健的增长势头,更在营收规模、盈利能力和成长速度上涌现出一批“尖子生”。从行业分布看,新材料、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表现突出,彰显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定位优势。
27家营收超过10亿元
从三季报来看,北交所已涌现出一批营收超十亿量级的龙头企业。Wind统计显示,总共有27家北交所公司营收超过10亿元,其中既有贝特瑞、同力股份、长虹能源等“中坚力量”,也有一诺威、开发科技、安达科技等“后起之秀”,显示北交所新老企业均在各自赛道跑出了规模速度。
作为全球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龙头,贝特瑞蝉联营收、净利润两个榜单的冠军,前三季度以123.84亿元的营收稳居榜首,同比增长20.6%;归母净利润为7.68亿元,同比增长14.37%。贝特瑞在生产经营端持续发力,1月—9月负极出货量稳居行业首位;在技术研发端,公司聚焦高能量密度材料升级趋势,作为国内最早实现硅基负极规模化量产的企业,其CVD(化学气相沉积)硅碳产品已通过全球主流动力客户认证,预计2025年正式量产出货,为业务增长注入新动能。
130家公司净利正增长
净利润增长率方面,130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实现了正增长。其中,净利润增长率超100%的企业有23家,舜宇精工、格利尔、拾比佰、浩淼科技、旭杰科技、宏裕包材、莱赛激光等居于前列。其中,舜宇精工以2586.85%的同比增幅一骑绝尘,成为北交所三季度耀眼的“成长明星”。公司坚持以汽车内饰功能件、模具和AGV机器人三大类产品为发展方向,驱动高质量发展。格利尔、拾比佰分别以1271.07%、767.40%的增长率居于第二、第三位。
在业绩可圈可点的同时,北交所公司也愈发重视股东回报,用“真金白银”的分红传递发展信心。截至目前,已有鼎佳精密、世昌股份、巴兰仕、视声智能、朱老六、中纺标、国航远洋、海希通讯、艾融软件等多家公司披露三季度权益分配预案。其中,鼎佳精密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元,世昌股份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8元,巴兰仕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
日前,北交所董事长鲁颂宾带来了对于北交所改革的最新定调,强本强基将是北交所“十五五”时期的重要任务,通过投融资两端的协同发展,提升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和吸引力。
银河证券报告表示,可关注北交所业绩增速高、研发投入强、产能释放潜力大、成长性较强的公司。西部证券认为,当前北交所配置逻辑需兼顾短期催化与长期价值,建议关注三季报业绩超预期标的,研发投入占比高、订单增速快的专精特新企业,规避业绩变脸或股东大额减持风险。
后起之秀表现出色
安达科技作为北交所的“后起之秀”,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73亿元,同比增长109.02%;归母净利润为-2.43亿元,亏损额大幅收窄,经营状况呈现改善趋势。
归母净利润榜单上,总共有230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正,占比为82.73%,其中有20家北交所公司归母净利润超过1亿元。紧随“盈利王”贝特瑞之后,锦波生物、开发科技、同力股份的归母净利润也均超过5亿元。
锦波生物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2.96亿元,同比增长31.10%;归母净利润5.68亿元,同比增长9.29%。在业绩稳健增长的背后,是锦波生物在科研创新上的持续投入与突破。报告期内,公司凭借“AI胶原智脑”的技术跃迁、药用辅料登记等多项里程碑突破,持续巩固“生命材料”新赛道开拓者地位,展现了科技驱动型企业的成长价值。
广信科技是今年6月上市的次新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6亿元,同比增长41.35%;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91.95%。西部证券认为,广信科技作为国内绝缘材料专精特新“小巨人”,多项技术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国产替代有望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