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余年砥砺奋进,铸就万里“气”脉奔腾。
自2004年元旦正式向上海商业供气以来,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已累计向上海及长三角30个地市,输送天然气分别超过650亿立方米和5500亿立方米,撑起长三角70%的天然气消费量。
迄今,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运营管道总长超5900公里,涉及7条干线管道,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形成了多气源、多通道互联互通的供气格局。
这幅壮阔的能源画卷中,透着安全输送、高效运行、价值服务三大关键词,藏着数智赋能、科技攻坚、党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三张王牌。
靠谱AI,练就“耳聪目明”
要确保国家能源大动脉安全高效吐气,必须练就其“耳聪目明”本领。
西气东输公司,管理着125座站场、260座阀室。各站场均设置有上千块温度、压力、流量等工艺参数采集设备,全天候实时监控“气龙”体征。站场监控室内,则始终安排人员两班倒,紧张盯屏。
但如今,盯屏变为“黑屏”,监控人员得以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投身运检维一体化实践,积累真经验、学到真本领。
变革背后,AI数智系统永不眠。站场所有监控数据,全部汇总到西气东输公司的神经中枢——生产监视与应急指挥中心。这里,通常仅需两人值班。他们在AI报警管理智能助手的辅助下,轻松掌控生产设备运行状态,还能腾出精力来监督每天数十个现场作业。
如此从容,在于AI足够精准靠谱。比如,当系统报警提示某站场出现“阀门关闭”异常状态时,AI能迅速定位到相关设备,内嵌的智能体会自主调用公司积累多年的报警及处置报告知识库,经比对分析,判断故障真伪、成因及可能影响,随后通过公司内部使用的通信软件,将处置建议直推现场。全过程往往不超过1分钟。
若换作传统做法,系统报警后,由人工查流程图、翻步骤、调取现场画面、电话核实确认,信息经多次折返,到最终摸清情况,少说也得半小时。更关键在于,过去每日有数百条报警,多为“狼来了”的虚惊一场。智能体就颇让人省心——它能科学理智地判定与筛选,精准揪出两三条“真问题”来。
站场很智慧,管道亦聪明。西气东输管道沿线环境复杂,各种工程机械活动频繁,靠巡线员肉眼观察的传统方法难免顾此失彼。西气东输公司选取了9段约600公里管道,试点部署无人机巡线、光纤预警和智能视频监控——无人机无需飞手,定时自动出库,以鹰的视角明察秋毫;光纤埋于地下,似敏锐神经,感知判别异常震动;智能视频监控如“智能天眼”,不放过车辆、人员入侵,以及火焰、烟雾等各类蛛丝马迹。目前,这三种方式的报警准确率都在95%左右,部分试点管段还实现了三者联动与交叉印证。这些“不知疲倦的哨兵”,在守护管道本质安全这条路上,正持续进阶。
据介绍,数智化手段,在实现自动测量下料、智能焊接机器人、智能检定系统中大显身手。另悉,在国家管网集团WeAgent开发平台的有力支撑下,西气东输公司积极申请开发AI智能体多达30个,除已成熟运作的AI报警管理、AI作业管理、AI应急辅助等3个智能体外,AI造价智算等20多个智能体已进入测试阶段。
集智攻关,打国产翻身仗
如果说数智化赋能带来安全与效率的焕然一新,那么科技攻关则是一场筑牢内在、挺直民族工业脊梁的硬仗。
燃驱压缩机组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制造水平的核心装备,但这一领域曾长期被欧美垄断。一台进口机组,成本动辄上亿元,且供货周期长,维修保养亦高度受制于人。
面对“卡脖子”之痛,西气东输公司主动担当,鼓励“揭榜挂帅”,横向联合国内实力企业,于2021年实现国产化项目立项。2022年12月,国产化首台套燃驱压缩机组动力涡轮PT30-D完成生产装配。2023年7月,该动力涡轮在西气东输西一线靖边压气站进行原位安装和现场工业性应用考核,截至今年9月,已稳定运行超过9300小时,从未出现过一次报警及停机。现场运行数据显示,国产动力涡轮的功率、效率、振动性能等,已显著优于原进口动力涡轮。
事实上,自2004年西气东输管道首台燃驱压缩机组投用以来,这条能源大动脉上的燃驱压缩机组动力涡轮已陆续进入大修周期。据估算,未来5至10年,有几十台动力涡轮待更换。可见,西气东输公司在核心装备技术与成本自主可控上的这场翻身仗,打得如此及时!
准确测量天然气中甲烷、乙烷、氮气等不同组成含量,关系到贸易计量的准确可靠,与民生息息相关;天然气管道中是否有液态水、烃或过量的硫化物存在,又关系到管道运行安全。如果说,攻克管材和核心硬件与装备,是天然气管输行业国产化已然经历的两波浪潮,那么以气质分析装备为代表的精密仪器领域,则成为行业必须攻下的最后堡垒。
2021年,西气东输公司的项目攻关团队首次引入华为IPD产品研发流程,沿着立项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原理样机开发、试验样机开发、工程样机试生产发布、定型机商业发布的路子探索,围绕微机电加工、一体化制冷及检测、多维激光吸收光谱、低温高效硫转化等核心技术,横向联合科研院所、技术机构和地区公司,进行集智攻关。四年磨一剑,团队现已成功研制出色谱、水烃露点、热值、硫含量等5类6种分析仪器,国产化率超过99%。
这套天然气气质分析装备名叫“智慧眼”,其中色谱仪仅需微升级的样品,5分钟内即可快速检测15种组分,整套装置部分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研发团队更是选择了条件最严苛、工况最复杂的中卫、乌鲁木齐、黑河等11座站场开展工业性试验,又在此基础上完成数十次软件升级和模块优化。
目前,“智慧眼”已实现落地应用,五十余个项目已现场交付,超百台套分析小屋和仪表投入使用。由于产品名声在外,除国家管网集团采购外,还获得大量外部客户垂询。为此,西气东输公司专门成立了“智慧眼”研发、商务、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妥妥完成从进口依赖向服务输出的华丽转身。
红色引擎,铸就管网铁军
技术革新与攻坚突破的背后,是党建引领的磅礴合力,是红色引擎凝聚的如磐初心。
西气东输公司深刻认识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在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此,公司党委聚焦职责使命,创新载体形式,精心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成效显著的党建品牌。这些品牌既是各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生动实践,也是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具体体现,更是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立足岗位奉献的鲜活注脚。
打造智慧党建阵地。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公司党委打造了“三聚焦一赋能”党建品牌,与国家管网集团“红色能源动脉”同频共振。在品牌创建过程中,实现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组建“技术骨干+党员骨干”攻关党小组,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发力,破解天然气领域“卡脖子”难题,前文中提到的“智慧眼”、动力涡轮便是有力证明。
西气东输公司党建品牌建设始于初心,成于使命。公司坚决扛起保障长三角能源安全的政治责任,以网格化精准走访调研拓市增量,构建起覆盖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的能源生态圈。打破传统季节性保供模式,创新实施“冬夏一体化”保供机制,全方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这一理念在基层绽放出绚丽之花,一批党建强、业务精的示范党支部竞相涌现。如生产部党支部,创建了“脉·搏尖精快特”特色品牌,全面实施“党员先锋行动”,推动党组织在“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南段工程投产、运检维一体化实施、智能站建设等重大项目、重点任务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红色基因成为护航“国脉”最坚实的底座。
通过品牌创建,西气东输公司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基层党建实践之路,为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注入强劲红色动力。
如今,西气东输管道系统正从“钢铁身躯”向“智慧生命体”进化。数智化赋予了它洞若观火的“超强大脑”,科技攻坚铸就了它自立自强的“钢铁脊梁”,党建引领则淬炼了它矢志不渝的“红色灵魂”。这条奔涌不息的能源长河,已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输气管道,更是现代化能源体系建设中为国担当的尖兵,以智能脉搏跳动时代,以赤诚初心守护万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