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31 09:33:11 股吧网页版
买下星巴克中国,是笔好生意吗?丨消费快评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SBUX_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贺泓源、实习生李音桦

  星巴克中国,越来越像一个好标的。

  10月30日,星巴克发布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财年业绩报告。在截至2025年9月28日的最新财季,星巴克中国营收同比增长6%至8.3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9.13亿元),同比增长6% 。从2025全财年来看,星巴克中国收入同比增长5%至31.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0.77亿元)。

  更关键的是,星巴克中国门店经营利润率保持在两位数水平,经营利润与利润率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环比提升。

  整个星巴克中国,都给人一种昂扬的想象力。

  眼下,星巴克中国正处于股权出售的倒计时阶段。

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增速超过美国市场。数据来源:星巴克

  以价换量

  此番星巴克在华增长的核心动力是价格调整。

  6月10日起,星巴克三大王牌品类——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共计数十款产品将集体降价。以大杯为例,平均价格降幅在5元左右,最低价为23元。收效是明显的。星巴克数据显示,在今年二季度,星巴克冰摇茶业绩翻番,茶拿铁持续增长,星巴克星冰乐在小红书全行业非咖品类搜索中,排名第一。

  此外,星巴克种种促销活动不断。

  当然,星巴克不会认为价格下降是在华业绩增长的唯一因素。星巴克执行副总裁、首席财务官Catherine Smith就在业绩会上提到,产品创新(尤其在其茶拿铁系列中)以及快速增长的配送业务都是增量。

  据星巴克中国透露,其借力中国立秋节气“秋天第一杯”的社交热点,推出限定金桂系列新品(金桂拿铁、金桂金烘美式、金桂凤凰单枞茶拿铁),创下单日销售额历史最高纪录。

  还要看到,星巴克也吃到了外卖大战红利。其外卖业务“专星送”单日、单周、单月及当季销售额均创下历史新高。

  近期,星巴克通过星享俱乐部与东方航空会员体系全面打通,推动活跃会员数突破2550万。需要注意的是,与央企合作种种细节相当繁琐,星巴克走完这一程并不容易。

  另外,星巴克与小红书APP也在签订相关合作,将全国1800余家门店升级为宠物、手工、骑行、跑步四大主题的“兴趣社区空间”。

  受前述种种因素推动,在最新财季,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同店交易量同比增长9%,但客单价同比下滑7%。

  星巴克中国还披露,截至2025财年末,在全国1091个县级城市开出了8011家门店。新店保持了高效的盈利水平,两年内的新开门店持续贡献高于均值的同店销售。

  而星巴克种种变化的本质是,向中国团队放权,让运营更本土化。

  曾经星巴克中国的种种联名都需要层层审批,走出放权这一步,对于一家具有深厚文化的企业是相对波折的。

  资本疯抢

  显然,各方资本均看到了星巴克的中国化潜力。

  “星巴克中国化运营在商业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有被传出竞价星巴克中国股权的相关机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这体现在星巴克出售中国业务股权进展上,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星巴克具有主动权。

  近期,据媒体报道称,博裕资本已成为星巴克公司寻求中国业务合作伙伴的首选。该交易可能使星巴克中国业务估值超过40亿美元,若计入特许权使用费,中国业务估值可能超过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约712亿元)。

  “知情人士”还称,星巴克与博裕资本可能需要数月时间协商条款以敲定交易,而最终是否达成交易目前尚无定论;此外,包括互联网公司在内的其他企业也可能会以有限合伙人的身份加入,共同为交易提供融资。

  在更早的市场传言中,参与竞购的各方除了博裕资本外,还包括凯雷、红杉资本、春华资本和方源资本。尽管可能会出售控制权,但是星巴克被指有意在中国业务中保留高达49%的股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了解到,对一些机构来说,能够参与星巴克竞价,本身就带有外宣意味。可见星巴克中国市场地位。

  星巴克显然也很享受这种主动权。

  星巴克首席执行官Brian Niccol(倪睿安)在业绩会上表示,预计将在星巴克中国保留“相当一部分股份”,并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增长潜力充满信心。

  Catherine Smith提到,出售中国市场股权,对星巴克的价值将体现在三个方面:未来合作伙伴的前期投资、星巴克在中国业务中保留“相当一部分股份”、未来中国市场支付给星巴克全球的特许经营费。

  再中国化?

  而种种变化背后是,某种程度上,星巴克中国正在丧失市场主动权。

  比如,在外卖补贴推动下,瑞幸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7.1%至123.6亿元,远远甩开了星巴克。同期,瑞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3.6%至12.5亿元。

  截至二季度末,瑞幸咖啡门店总数达到26206家,环比增长8.8%,其中包括16968家自营门店和 9238 家加盟门店。从门店规模上,也与星巴克拉开差距。

  甚至,在规模扩张下,瑞幸同店销售还在增长。二季度,瑞幸直营门店同店销售增长达到13.4%,其中杯量增长是主要驱动因素。

  事实上,国内咖啡品牌狂奔,已经成为趋势。

  截至9月末,库迪咖啡门店数量超过15000家,且该公司已经实现盈利。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在今年二季度,幸运咖新签门店同比增长164%。7月以来,加盟咨询量环比增长超过300%,且来自一线城市的加盟咨询电话激增。截至10月上旬,幸运咖“椰椰拿铁”今年销售额已突破3亿元,销量超3000万杯。

  曾经,在中国市场所向披靡的星巴克,正在相对失去自己以往的主流定位。

  由此,星巴克必须变了,找个更懂中国市场的合作方或是突破点。

  但要看到,星巴克之所以是星巴克,是因为其文化塑造下的整体运营体系。星巴克的店员更关心顾客,上级巡视更愿意为一线考虑,这是一种相对包容的文化氛围。体现在服务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收到过星巴克店员的慰问纸条。

  可前述系统,是一项费钱工程,“再中国化”的过程中,星巴克还能保留自己的文化吗?

  如若失去了星巴克文化,对星巴克在华运营是否有影响?

  这都是接盘方需要考虑的问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