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0月31日电(崔凯)瑞士央行(SNB)管理委员会成员佩特拉·楚丁(Petra Tschudin)明确表示,尽管政策利率仍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但瑞士央行不会回避在必要时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
楚丁强调:“很长时间来,我们一直在必要时进行干预。如果情况需要,我们随时准备动用这一工具。”此番表态再次重申了瑞士央行长期以来的政策立场,即在汇率剧烈波动、威胁物价稳定或经济竞争力时,保留直接入市干预的权利。
近期,瑞郎持续走强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瑞郎对美元已升值约13%,对欧元亦升值超过1%。上周,瑞郎兑欧元汇率逼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这一走势加剧了出口导向型经济面临的压力,并可能对中期通胀前景构成下行风险。
尽管市场预期升温,瑞士央行在2024年第四季度基本未实际介入外汇市场。目前尚无官方数据表明近期是否已重启干预操作,相关细节暂未披露。
楚丁未就未来利率路径或是否再度降息发表评论。不过,结合瑞士央行行长马丁·施莱格尔(Martin Schlegel)此前表态——包括不排除负利率可能性、强调“实际汇率”对竞争力的重要性,以及“无论从瑞士还是新加坡办公室”均可执行干预——市场普遍认为,瑞士央行正保持高度警觉,以应对全球避险情绪波动及外部政策溢出效应带来的汇率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瑞士央行与美国财政部于9月29日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就外汇干预问题统一立场。双方重申,将遵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协议条款,承诺“避免操纵汇率或国际货币体系,以阻止有效的国际收支调整或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该声明明确指出,市场干预仍被视为应对汇率“无序”波动的有效政策工具。此举标志着两国在长期存在摩擦的汇率问题上取得重要进展。自2022年以来,瑞士与美国就外汇政策持续开展对话;今年6月,瑞士被美国财政部列入其外汇政策观察名单。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UFG)外汇策略师李·哈德曼(Lee Hardman)评论称:“这表明,美国认可了瑞士央行进行干预的权利。因此,这可以被视为未来再次出手(干预)的绿灯。”
在政策透明度方面,瑞士央行于10月23日首次对外公布其利率决策会议的会议纪要,标志着这家以审慎和保密著称的央行在政策沟通方面迈出关键一步。此举被视为其向美联储、欧洲央行等主要央行看齐的重要转变——美联储自1994年起、欧洲央行自2015年起即定期发布类似纪要。
根据公布的会议纪要,瑞士央行在9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决定将政策利率维持在0%不变。管理委员会认为,当前经济前景与通胀预期均不支持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亦无必要进入负利率区间。纪要指出:“货币政策目前正在支持经济,此前降息的全部影响尚未显现。”
在评估外部风险时,瑞士央行承认美国关税政策对本国经济构成一定压力,尤其对出口部门产生局部影响。但纪要强调,截至目前,“几乎没有”迹象表明这种负面影响已传导至其他经济领域。尽管如此,该行警告称,美国关税可能使瑞士经济在2026年的前景趋于暗淡。
基于当前通胀预测与整体经济展望,管理委员会一致认为,现阶段调整利率既无必要也不合适。瑞士央行目前的政策利率为0%,在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中处于最低水平。
不过,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经济学家阿德里安·普雷特约翰(Adrian Prettejohn)指出,受通胀持续趋近于零及地缘政治风险推升瑞郎汇率影响,瑞士央行可能在2026年某个时点重新实施负利率政策。
普雷特约翰表示,鉴于2026年通胀率预期均值将为零,瑞士央行或将把关键政策利率从当前的0%下调至-0.25%。他分析称,未来数月瑞郎很可能迎来新一轮避险资金流入,这将进一步加剧汇率升值压力,并为瑞士央行采取货币政策行动提供更多依据。
这一预测与瑞士央行近期官方表态存在差异。瑞士央行明确表示“没有必要进入负利率区间”,并强调“此前降息的全部影响尚未显现”,认为当前0%的利率水平已足以支持经济。
普雷特约翰指出,负利率政策在当前全球环境下具有高度特殊性,不太可能在其他主要经济体重现。其原因在于,瑞士的通胀水平及中性利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国家,使其具备实施负利率的独特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