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高婷、翟卓)30日下午,2025年金融街论坛年会在京闭幕。一场围绕“全球变局下的国际经贸韧性合作”的主论坛与闭幕式融合举办,与会嘉宾围绕“汇聚未来:全球投资格局与发展动力”展开圆桌讨论。
谈及过去一年国际经贸、资本流向趋势,瑞银资产管理总裁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表示,“当我们讨论市场走向时,首先要回顾来时路。对外开放、全球化、多边发展是我们一直坚持的,这让我们的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并带来更多繁荣发展的机会。我认为中国展现出很好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的经济体量排名全球第二,中国的股票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其中有3%是跟外资相关,我们也需要更多像中国这样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实践。”
阿布扎比第一银行集团国际业务总裁奥马尔·哈菲兹看到阿联酋和中国之间更多的合作发展机遇,“中国是阿联酋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之间贸易达到约1000亿美元规模,这一数字还会更大。未来,阿联酋的发展不仅仅是基于石油,还将更多倾向于高科技、基础设施、消费等领域发展。”
从欧洲资本市场角度来看,CVC管理合伙人亚历克斯·迪贝留斯表示,亚欧经贸合作非常重要。从资金流分布看,虽然还有很多资本会部署到欧洲,但未来几年基本上所有增长都将来自亚洲,中国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何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驱动和支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认为,金融模式转型要配合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从过去要素投入型转向创新驱动型。简单来说有两点:一是市场占比要上升,在整个金融体系当中直接融资的比重、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将越来越重要,为支持创新提供更好条件;二是市场机制很重要,即便有了一个市场,是不是用市场机制来运行也很重要。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特聘教授黄海洲对科技、绿色创新领域投资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无金融,难科技”,金融和科技是相辅相成的两个轮子。银行在经济增长中起到重要作用;在科技创新领域,资本市场也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