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中信银行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中信银行业绩呈现出“一降一增”态势: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46%,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2%。这一表现,再次印证了行长芦苇此前所言——中信银行是自上市以来极少数每年均实现利润正增长的股份制银行。
近年来,中信银行持续推进“零售第一战略”,并提出打造“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三季报显示,该行财富管理业务中收同比增长 13.59%,零售AUM则在第三季度突破了5万亿元大关。
净利润同比增长3.02%
财富管理中收增一成多
根据三季报,前三季度,中信银行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533.91亿元,同比增长3.02%。实现营业收入1565.98亿元,同比下降3.46%;其中,利息净收入1077.02亿元,同比下降2.06%;净息差1.63%,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第三季度环比提升0.02个百分点。非利息净收入488.96亿元,同比下降6.40%,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256.88亿元,同比增长5.75%。
“一个故事讲一年不难,但是要持续讲,而且要讲好,可不容易。”今年8月份,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信银行行长芦苇曾感慨称,中信银行是自上市以来极少数每年都实现利润正增长的股份行。他表示,中信银行坚持不以风险下沉或削弱风险抵御能力来换取短期利润增长,业绩增长的“成色”“底色”更足。同时,在规模方面实现了合理且有质量的增长,“我们已经摒弃了规模情节,更专注于效益和质量并重的增长,这构成了我们业绩背后的业务支撑”。
从业务来看,前三季度,中信银行一般对公贷款余额29742.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99%。其中制造业中长期、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营经济贷款余额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5.44%、13.14%和6.01%。
零售业务方面,前三季度中信银行财富管理业务中收同比增长 13.59%。信用卡业务第三季度引入获客占新增客户量48.37%,较二季度环比提升8.37个百分点;场景分期规模同比增长54.21%。客户经营方面,进一步强化公私融合获客,截至报告期末,个人客户数达1.51亿户,较上年末增长3.63%。零售管理资产余额(含市值)则突破5万亿元大关,达5.2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12%。
公司贷款余额增一成
信用卡贷款余额下降
三季报还显示,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额98981.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3%。贷款及垫款总额57824.8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623.53亿元,增长1.09%。其中,公司贷款(不含贴现)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0.45%,贴现贷款余额较上年末下降52.85%,个人贷款(不含信用卡)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06%,信用卡贷款余额较上年末下降4.87%。此外,负债总额90559.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9%。客户存款总额较上年末增长5.00%。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69.3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54亿元;不良贷款率1.16%,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204.16%,较上年末下降5.27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36%,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