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康缘药业,证券代码:600557.SH)发布2025年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净利延续下滑趋势,分别下降24.59%和35.63%。这背后是公司正在经历核心大品种热毒宁注射液、金振口服液等销售下滑,而新增长点尚未能挑起大梁的转型阵痛。
业绩延续下滑趋势
根据最新财报,2025年前三季度,康缘药业营业收入为23.43亿元,同比下降24.59%;归母净利润为2.0亿元,同比下降35.6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60亿元,同比下降43.85%。
第三季度单季表现也不理想,营业收入7.01亿元,同比下降17.42%;归母净利润5727.24万元,同比下降20.88%。
公司称,2025年三季度,受复杂的外部环境、医药行业政策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积极应对市场环境变化,调整销售策略、加大学术推广力度,但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等指标仍阶段性承压。呼吸与感染性疾病产品受终端市场需求波动影响,核心大品种热毒宁注射液、金振口服液等销售同比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核心产品核心品种热毒宁注射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市场疲软,康缘药业于2024年开始就出现营收净利双双下降。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8.98亿元,同比下降19.86%;归母净利润为3.92亿元,同比下降15.5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63亿元,同比下降27.29%。
2024年也是其自2021年以来首次出现业绩下滑。2021年至2023年,公司连续3年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均为上涨。
转型期多重挑战待破解
业内人士指出,财报上的数字下滑是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康缘药业正处于一个艰难的转型期,那就是传统主力业务收缩,而新增长点尚未能挑起大梁。
近两年来,公司虽然通过收购中新医药,布局减重、降糖药等前沿生物药领域,丰富生物药管线,积极寻找新增长点。但生物药研发周期长、投入高、失败风险大,未来何时能够形成规模化利润仍有待观察。
记者注意到,近两年来,康缘药业的研发费用不断缩水,今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3.52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期的5.11亿元,下降超30%,研发投入缩水或影响公司的长期竞争力。
此外,6月20日,公司创始人、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肖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职务,辞去上述职务后,肖伟仍将继续担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
业内担忧,作为康缘药业的创始人、战略和创新的引领者,肖伟辞去董事长一职或在一段时期内影响公司的发展理念和战略部署,加剧转型阵痛。
资料显示,康缘药业是集中药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中药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全国中药企业十强第五位,中国医药企业创新力二十强。
 
    